7月12日上午,云南省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文件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相关负责人进行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为加快推进产业强省建设, 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农业现代化、绿色铝、光伏、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数字经济发展7个三年行动以及绿色铝、光伏、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产业5个配套支持政策已印发实施,形成了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体系。
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
产业强省三年行动主要包括发展优势、总体要求、重点产业、保障措施4个方面的内容。
发展优势
立足省情,找准云南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趋势下,在国家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具有的五个方面突出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要求
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产业强省与企业兴省、就业稳省,把市场主体培引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发挥优势、融入全局,创新引领、人才支撑,绿色低碳、集约发展,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合理布局、集群发展等原则,着力做深做精做特做优重点产业,力争到2024年,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的作用持续增强。
重点产业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低碳化、集群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方向,突出以各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和主要抓手,补齐短板弱项,加强产业链发展系统谋划,产业集群集聚打造,提出加快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光伏、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12个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的目标任务、产业布局和重点举措。
保障措施
为确保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创新生态、健全政策体系、加强评估考核等具体举措。
重点产业三年行动和政策措施
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
突出“1+10+3”重点产业,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和瓶颈制约,提出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和主体倍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6个方面16项工程。
力争到2024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9万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3:53:24;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3:1以上。
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
主要是围绕建设绿色铝谷的目标,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组织实施保障7个方面11项措施。
力争到2024年,绿色铝产业链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支持绿色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创新能力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电力电量保障。
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
主要是围绕建设光伏之都的目标,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强化组织实施保障5个方面12项措施。
到2024年,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产能达20GW/年以上。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光伏产业园区、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群研发、企业降本增效和开拓国际市场。
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
主要是围绕打造国内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提出实施产业锻长板、关键技术攻关、优势企业引育、特色园区打造、服务平台建设、锂资源绿色开发利用6大行动。
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引育优势企业、建设特色园区、培育良好生态。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
主要是围绕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的目标,提出开展药用潜力生物资源挖掘利用、部署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打造产业发展基地、提升专业化园区、培育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做大做优本土企业、招引国内外领军企业、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打造产业发展支撑平台10项措施。
力争到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超3600亿元,产业增加值达110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加大创新支持、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加大中药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园区及企业发展、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
主要是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数字应用和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目标,提出数字基础设施强基、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数字产业化提升、产业数字化融合、数字服务和治理提升、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数字丝路开放合作、数字营商环境优化8大行动和26项工程, 力争到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60亿元。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应用、创新发展、数字化人才培育和引进。
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
主要是围绕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目标,提出物流通道“补短板”、物流枢纽“网络化”、工业物流“协同化”、冷链物流“强链条”、城乡物流“一体化”、航空物流“拓基础”、跨境物流“便利化”、物流企业“强主体”8大专项行动和32项措施。
到2024年,全省建成5个干支衔接、辐射力强的国家物流枢纽,10个支撑明显、运转高效的省级物流枢纽。
主要特点
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文件明确了云南省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重点谋划部署了未来3年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具体行动措施,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行动性、引领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突出省级统筹,强化协调部署
明确建立由省人民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各相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应成立由牵头厅局负责的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高位统筹。省级部门负责重大项目布局、要素保障、政策制定,州(市)和县(市、区)负责提供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同时,明确每个产业各项重点任务的责任单位,确保任务能落地并取得实质性成效,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协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突出优化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培育
经济要稳住、产业要发展,归根到底是要靠市场主体,靠市场主体首先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明确了各重点产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具体举措,强化政府部门要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入滇投资兴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分类指导和梯次推进,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突出产业链发展,大抓招商引资
政策文件围绕各重点产业不同的发展目标任务,把招商作为第一要事来抓,强化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大力推进“一把手”招商。聚焦产业链条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和缺失环节,着力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以全方位提升园区公共服务和要素保障能力,引进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突出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动能
政策文件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联动发展,聚焦人才队伍培引、研发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开发,着力构建创新生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催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
突出评估考核,强化跟踪问效
政策文件明确要健全政策体系,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动态完善支持政策,推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协同落实。并要求各责任单位通过评估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和跟踪、监测、分析等方式,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政府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的作用,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发布会上还有哪些精彩问答?
和小布一起来看
↓↓↓
为推动《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目标的实现,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将采取什么举措?
抓组织领导。在《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季度调度重要内容,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分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和专家组。各州(市)、县(市、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调度,亲自推动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抓队伍建设。以省委农办文件印发了《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工作组和专家组人员名单》,成立了11个重点产业工作组,配套成立了11个重点产业专家组,为《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做好了人才准备。
抓政策完善。一方面,对已经出台的政策,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如茶叶绿色有机奖补、十大名品评选等政策都在持续推进中。另一方面,紧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稳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目前省农业农村厅正在研究制定《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三年行动支持政策措施(2022-2024年)》等支持咖啡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花卉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也在加紧制定中。
抓重点项目。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形成4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20个特色县创建,形成县县创建格局。持续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打造200 个省级产业基地标杆示范样板,并实行有进有出的年度清单公布制度。持续抓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目前花卉、蔬菜、肉牛、咖啡4个产业入选国家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名单。此外,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等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标杆示范。
抓主体培育。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聚焦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百亿级、十亿级销售收入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农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持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争创国家、省、州(市)、县级示范社。加快构建以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4年,全省农业企业由8万户增加到12万户以上,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5221户增加到8000户左右,其中: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由58户增加到100户以上、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129个县(市、区)全覆盖。
抓考核督导。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将加强统筹协调,与相关部门密切协同配合,紧盯《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44项重点工程清单,16项重点项目清单和32项储备项目清单,严格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加大督促、检查、服务、指导力度。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州(市)为单位,定期通报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实现工作有责任、落实有主体、跟踪有问效、落地有发展,确保《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取得实效。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动绿色铝和光伏产业发展?
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提出以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高端、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绿色铝产业集群为重点,推进铝材加工和精深加工项目向园区集群落地、集约发展。
力争到2024年,绿色铝产业链薄弱环节、高附加值环节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铝合金化率达到90%左右,中高端铝制品占比大幅提升,率先打造2-3个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园区,成为国家重要的铝产业基地。明确加快形成以文山、红河为重点,大理、昭通、曲靖、昆明协同发展的“2+4”绿色铝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通过开展“链主”企业培育、延链补链强链、创新能力提升、智能制造示范、基础设施提升、物流保障等六大行动,推动节能降碳减排协同增效,促进绿色铝产业从原材料向新材料提升、由材料向装备进军,形成一条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一流高端铝产业体系。同时,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电力电量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16条支持性政策措施。
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提出以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完备、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光伏产业集群为重点,巩固提升主导环节优势,强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力争到2024年,光伏产业价值链条大幅提升,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产能达20GW/年以上,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成一批零碳工厂、低碳园区。明确将曲靖打造成为光伏产业核心区,推动保山、楚雄、丽江、昭通等重点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带动大理、德宏、昆明、红河等具备发展潜力及配套能力的地区协同发展,形成“1+4+4”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通过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培育“链主”企业,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延伸和做强电池片,强化技术攻关应用,推动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云南光伏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同时,从支持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支持打造绿色低碳光伏产业园区、支持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群研发、支持企业降本增效和开拓国际市场4个方面,提出了13条支持性政策措施。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充分发挥云南省能源和资源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紧盯产业链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加快培育生物制品、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加工、烟草、绿色铝、绿色硅光伏、绿色硅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石油化工、精细磷化工、新能源电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标志性产业链。强化投资激励,对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省级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省级制造业集群竞赛,对竞赛优胜集群分梯次分别给予三年的专项资金支持,着力打造新材料、绿色铝、绿色硅、生物医药、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把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集群和生物医药集群打造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定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支持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围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合作,统筹推动州市制造业差异、特色、协同、联动发展。
培育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对符合条件的年度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成长”企业。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整合和创新能力共享,加快形成大中小制造业企业梯度成长和融通发展的格局。
推动制造模式转型。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对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科技攻关和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一批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项目。开展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每年在重点行业打造10个数字化标杆和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支持5G全连接工厂和“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三次产业融合“智慧+”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生产服务拓展延伸,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编制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立制造业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优化能耗“双控”工作措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
加强制造业载体建设。试点支持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发建设2平方公里以上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产业承载区域。在符合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立20个州市级制造业功能区。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推动各类要素向开发区(功能区)集中。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报审制度,开展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试点,依法依规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工业项目审批机制,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领域营商环境。
强化制造业要素保障。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和重点项目电力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能源格局,分类制定全省工业用电指导目录,优先保障投入产出比高的企业生产运行,确保持续稳定保障工业用能。成立云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培养、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立足全省制造业发展需求,加大对职业(技工)院校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完善资金项目竞争性遴选机制,系统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建立制造业产融合作企业“白名单”,研究设立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汇集。
完善制造业发展工作机制。成立云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按照重点产业链一个省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专家团队、一个配套政策,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以制造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建立省、州(市)两级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库,进一步完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综合协调工作机制,为项目提供从招商落地到投产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和保障。强化正向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州(市)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在专项资金及要素指标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云南省商务厅在出口导向型产业方面有哪些政策的处置?
支持外贸重点企业的:继续实施“外贸发展综合贡献百强”和“外向型农业发展百强”企业奖励政策,促进重点贸易企业稳步增长。
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对认定为省级跨境电商创新企业的和跨境电商创新园区的,按规模大小给予支持。对在境外运营满1年以上且仓储按仓储面积、服务企业数量、仓储物流设备购置费用和贷款利息等因素给予支持。深入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扩大市场采购贸易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范围,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地区予以支持。对为中小微企业进出口提供通关、退税、融资、收汇、信用保险、物流等服务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按照服务企业数量、培训人数、实现效益等因素给予支持。同时,对增量和增幅较大的新业态新模式贸易新主体给予支持。
鼓励产业转移的: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云南省开展保税加工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按产值存量、增量、国内物流仓储费用和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创新设备的购置费用等因素,给予支持。
具有普惠性质,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的支持:对企业构建国际营销售后服务网点的,按实际发生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支持。对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贸易展会、打造国际品牌、开展网络国际营销等相关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实际发生的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支持。对企业参加出口转内销活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给予支持。对外贸企业开展培训按行政人员标准予以支持。对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展会的人员费按实际发生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支持,同时对在这些展会上签约并履约的项目也给予支持。
对具备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性质项目的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通过考核的老基地予以支持。促进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区域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及发展规划指定、外贸企业培训、服务培训运营等有利于提高基地核心竞争力,促进基地健康发展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鼓励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的:对企业进口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产品、技术、积极协助申报国家的进口贴息支持,促进产业迭代升级。
《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为什么要选择贵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钛基新材料等6大领域作为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云南省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锂、磷、银等25种矿产储量均居前3位,锡、铟矿储量居全国第1位。2020年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510.98亿元。在云南省特色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下,在锡、锗、铟等金属锭产量居全国第一的产业基础上,形成了以贵金属、锡、钛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产业,以锗、铟、砷、蓝宝石等为基础的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产业,以精细磷化工和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稀贵金属和光电子材料产业基地,以楚雄为中心的钛材料产业基地,以红河为中心的锡材料产业基地,以曲靖为中心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
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云南省拥有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成立了钛产业和贵金属材料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在滇工作12位院士中,2位院士从事新材料相关领域研究工作。
发展前景较好。随着发达国家对我国高端芯片、5G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封锁不断加剧,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船舶和新能源等应用领域对贵金属、钛基等有关新材料领域需求急速增加,为云南省新材料6大领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打造清洁能源基地,云南省能源局将采取哪些措施?
一方面,巩固云南水电开发利用优势。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金沙江、澜沧江两大国家水电基地建设。加快在建大型水电项目建设,目前,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已全部具备投产条件,9台机组投产运行并网发电;托巴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大坝浇筑施工稳步推进;旭龙水电站上个月刚通过国家核准,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大型水电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推进重大水电项目的工作要求,有序推进金沙江龙头水库、奔子栏水电站、澜沧江古水水电站有关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取得国家核准、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成为未来增量电源,到2024年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近期以来,省能源局联合省级自然资源、林草和电网等部门,统筹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素保障等因素,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综合电力供需、电源接入与消纳,编制了资源分布“一张图”;起草了《云南省新能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了全省新能源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拟定了2022年开发建设方案和项目清单,全面排查土地林地、生态红线保护等敏感因素和接网消纳条件,加快新能源开发和配套接网工程建设,确保完成今年新增开工2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的任务。
通过努力,到2024年,全省绿色能源装机达到1.25亿千瓦,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互补基地初具规模,绿色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开展药用潜力生物资源挖掘利用。包括收集、保藏和研究利用生物种质资源,有针对性地深度挖掘动植物资源,建设云南天然化合物库,推进云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合理利用。
部署关键技术攻关。从平台技术、药物研发技术、实验动物技术及产业配套技术等四个方面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支持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建立生物医药需求对接机制、引进培育产业服务平台、推进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支持创新产品拓展市场及支持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措施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实现产业化。
打造产业发展基地。从建设标准化道地中药材基地、提升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中医药康养服务基地、生物医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基地、医研企协同创新基地及打造医药先进制造集群等六方面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地。
提升专业化园区。结合《规划》,对以生物医药作为主要产业的云南滇中新区、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文山三七产业园、腾冲经开区及普洱生物医药产业园等8个园区分别确定了2024年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培育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围绕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及医美康养产品,以药品临床价值和健康产品使用价值为主导,重点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支持“名品”做大做强。
做大做优本土企业。通过筛选领军企业,支持企业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培育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等方式,着力培育壮大知名企业,发掘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招引国内外领军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引进领军企业和原材料生产供应企业,通过引进的新技术、新业态及新模式,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
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学科带头人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重点支持开展天然药物资源深度发掘、中药材种植及品种培育、新药研发、干细胞研究、创新疫苗研发、动物模型研发、生物安全实验室、临床前和临床评价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等方向。
打造产业发展支撑平台。通过提升建设科研及公共服务平台和建设云药数字化平台,为提升云南省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方面有什么举措?目前取得什么样的进展?
加强文旅项目建设机制。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旅项目投资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投资工作推进协调机制。省文旅厅成立了8个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6个重点文旅项目要素保障协调组,分别对口协调州(市)政府和省级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林草、统计、金融等要素保障部门,“一对一”精准协调解决项目投资建设和要素保障问题。
抓好新业态项目策划。围绕度假康养、医疗养生、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研学旅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高水平打造“16个10”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策划总投资达2万亿元的“35102”重大文旅项目,推出106个2022年度省级重大文旅项目。坚持分期分批原则,积极开展项目选址、用地收储、居民搬迁、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分级、分层、分类梳理文旅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形成困难问题清单,及时反馈有关州(市)和省级部门解决。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的指导意见》,从深化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健全监管方式、规范旅游购物、搭建营销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推出27条措施,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省、厅领导亲自带队,每年均组织多次赴省外开展文旅专题招商引资。策划举办了“35102”重点项目线上线下推介招商会,发布第一批“35102”重点招商项目30个,总投资1308.57亿元,集中签约项目12个,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组织楚雄州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促成一批项目签约,并将继续举办州(市)专场文旅招商推介大会,扩大州(市)招商成果。紧盯“招大引强”,通过定向招商、专业化招商、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精准对接央企、文旅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招商。利用好2022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即将在昆明举办的重大机遇。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全省文旅融资需求项目库。协调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文旅行业纾困任务清单》,精准落实扩大信贷投放、接续贷款延期、降低融资成本等金融纾困政策。与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建立合作关系。
树立绩效运用导向。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将旅游项目和投资作为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省综合考评,提高分值占比。对完成或超额完成旅游固投任务的州市,从项目资金、政策扶持、品牌创建、招商资源、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和奖励。
今年上半年,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取得良好开局。红河、曲靖、保山、楚雄、文山旅游固投完成数额高,占全省总量的六成以上;昭通、玉溪、大理、怒江、临沧旅游固投增速快,均超过180%;临沧提前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昆明、丽江、普洱后续发力强劲。预计下半年,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云南发布
编辑:周 璐
审核:黄斯维
终审:黄 凯
标签: #玉溪旅游文化体育投资债权1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