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消息在银行同业圈和资管圈炸了锅。
据金融监管研究院消息,上海证监局关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参与贷款类业务的监管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不得新增参与银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一对多)。
2、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然到期结束,不得展期。
3、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一对一)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管理人应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向上应穿透识别委托人的资金来源,确保资金来源为委托人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人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向下做好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信用风险防范等工作,其他监管机构有相关要求的,也应从其规定。
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发生兑付风险的,管理人应及时向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报告。管理人应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风险处置工作,不得刚性兑付,同时应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2018年,基金行业、信托行业再想借力银行资金、保险资金“刷”规模、赚快钱、赚监管套利的钱,将会越来越难。在资管产品开缴增值税的多项新规中,通道业务和嵌套业务都是被规范、严管的重点对象,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规模很可能继续下降。
而在更广的范围内,资管圈的人已经炸了锅。
随后多位业内人士反馈产品备案被卡住:
监管围堵通道业务
上周末,监管层叫停了银行的委贷业务。1月6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专门针对将委托贷款业务作为通道的做法,要求信贷资金和资管资金不得参与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资金不得投资资管产品,不得投向禁止领域。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这意味着当前很多资管产品非标投资的重要渠道被封堵住了,未来这些资管产品通过多层嵌套间接实现放款的方法将不可操作,此外资管产品投资非标需要严格期限匹配。
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2017年一路狂飙突进的委外资金“定制型基金”极可能在2018年面临规模调整乃至大幅缩水,而过去通过委托贷款途径发放的部分私募基金非标投资将可能面临通道被堵死的可能。
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表示,在一系列规范基金子公司发展的新规出台后,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规模一路下探。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为14.38万亿元,较一季度规模下降近2万亿元。可以预见,2018年靠通道业务“吃饭”的基金专户子公司的日子并不会好过。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认为,资管新规的执行将使得银信、银基等通道业务大幅收缩,而部分此类业务占比过高的金融机构调整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房地产、过剩产能等领域受到较大融资约束,通道业务是此类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随着通道业务的整治,上述领域企业资金压力或将大幅上升。
多家信托暂停通道类业务,非标业务或将巨额缩量
近日华东地区一家信托公司下发《关于暂停通道类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暂停了通道类业务。其中所指通道业务是为其它金融机构或其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事务管理类信托。
通道暂停这并非是第一例。此前,中信信托于2017年底承诺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前提下,2018年银信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同时将积极与存量银信通道业务合作方沟通,争取提前终止部分业务。
至此,监管基本形成了四条道路联合封堵的态势。对非标的打压,已上升到一行三会同步协调出台监管政策的层面。未来通过多层嵌套间接实现放款的路径也基本被堵,所以整个非标投资的路径仅剩通过信托贷款发放,但根据银信合作新规,未来银行作为资金信托委托人大幅度受限。
此银信合作新规规定:首次明确将银行表内外资金和收益权同时纳入银信类业务的定义。要求信托公司,不得接受委托银行直接或间接的担保,不得签订抽屉协议,不得为规避监管规定行为提供通道服务。文件明令禁止银行通过信托将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多方封堵后,非标资产投资未来很可能集中在部分官方认可的部分交易平台,虽然这几个平台登记或流通资产暂时未达到一行三会制定的“标准化资产”认定标准,但可以成为非标资产投放重要渠道!
在面临近十几年最严厉监管格局下,2018年非标业务量或将呈现巨额缩量态势。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金融监管研究院,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