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建安城投债权资产(腾冲建投公司)

余老师 54 0

欢迎关注,书生欢迎您!

腾冲建安城投债权资产

  腾冲,如果不了解中国远征军的朋友们,可能会对这个地方有点陌生,这是中国和缅甸交界的边境小镇,在近代历史上书写的最大一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著名的“滇缅抗战”。

  据相关资料显示,滇缅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英盟军,共同并肩作战,歼灭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

  滇缅抗战,1942年2月到1945年1月期间,中国西南边疆的保山、临沧、德宏、怒江一带,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中国军民以伤亡20多万的血的代价换来的胜利。

  

  在腾冲至今保存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一座纪念英雄的国民党将军、士兵的国殇园。那一座座墓碑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惨烈的国土保卫战!

  非常荣幸曾经能够亲临这座有着英雄壮举的中缅边境的小城,7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腾冲是那么的美丽、安宁。

  那里有地球沧桑变迁留下来的火山口,有至今还活跃的温泉带,有著名的侨乡和顺古镇,有近代历史名人艾思奇,有著名的马帮和他们留下的各种园林,有植物和动物多样性的高黎贡山,那里的山都没有“头”,那里有全国著名的翡翠加工和销售集散地。

  腾冲这个小城,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腾冲地理位置重要,历朝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今天腾冲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总是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开始启程的,腾冲机场,也被成为驼峰机场,是在滇缅远征战争期间的战时机场基础上修建而成的,位于山清水秀的山边,削平了部分山体,填充了部分沟壑修建而成的;第一次,在如此之小的机场起降,而且没有登机桥,也没有摆渡车,自行从机场停机坪走出机场,甚是好奇,下飞机后急迫地打开手机拍摄里行走在机场跑道的照片,以作纪念。

  

  腾冲的旅游资源和景点非常的多,这一篇重点介绍两处景点,一处是著名的侨乡古镇,和顺古镇;另一处景点是著名的腾冲热海。

一、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历史上称为“阳温墩”,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后来又改名为“河顺”,“河顺”的名字不够文雅,后来在当地文人乡绅的提议下,取 “士和民顺”之意,称为“和顺”,这个名字沿用至今。目前,和顺古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这些远在海外的和顺人,分布在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美洲、俄罗斯、欧洲等地。

  走进和顺古镇,远远地就能看到一门硕大的牌坊,上书写“文治光昌”四个深蓝色的大字,两侧各书写有“士和”、“民顺”;条石板铺就的道路,非常宽阔,此情此景,跟徽州的乡村有着几分相似,徽州乡间也有高大的牌坊,作者不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难以对比分析徽州的牌坊和和顺的牌坊的异同点。

  据资料显示,和顺是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徽州人、中原人的后代。想必,今天和顺古镇留存下来的牌坊也好,古建筑也好,都或多或少地留存有这些地方的建筑风格吧。

  正是汇聚了江南、中原、天府等地的人文精华,成就了和顺的人杰地灵、建筑多元及多样性;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沿着高大的牌坊走进去,就是著名的和顺古镇,里面有:和顺图书馆、元龙阁、艾思奇故居、文昌宫、弯楼子民居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和顺小巷等众多的供游客参观的景点。

  当年的朱总理,也亲自莅临和顺古镇并亲笔题写“和顺和谐”四个大字,寄托总理对和顺的美好祝愿,今天这几个大字被印刻在和顺主要街道的墙壁上。

  

  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

  该图书馆里,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其中还有有胡适、熊庆来(数学家,云南大学教授,华罗庚的老师)、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在这个边陲小镇,每天都有当地的居民陆续来此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动向,甚是难得。“人杰地灵”、“书香名里”,想必不是浪得虚名。

  

  参观完毕和顺图书馆后,继续在这个充满书卷气的小镇闲逛。这一处场景,可能大多人都不一定能猜得出来是干什么的,搭建的小小的舞台,如果是在苏州,多数人会说这一定是大户人家唱戏的戏台。

  这地方,早先和顺人是不是用来作为戏台子,很难下结论,但是今天却可定不是用来唱戏的。看到“戏台”前堆放的一堆绿色的石头了吧,那是切割出来的翡翠石;原来,这个“戏台”是用来“赌石头”的。关于如何赌石头,作者也不知道,您自个了解去吧。

  

  前文提到和顺,曾经被成为“河顺”,是一条绕村的小河,这不,闲逛到村边的小河了,南方的天气多变,一会儿就下起了雨,雨量还不小,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雨天有雨天的美,烟雨朦胧中,撑起一把伞,行走在宁静的和顺村边,雨滴滴滴答答地落在小河里,啥是好听,对于农作物而言,这场春雨来得还算是及时,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此同好的还不少哦,你看远处,身材修长的姑娘们,也在雨中漫步,不时地拿起不知是手机还是相机,在雨中拍摄美丽的雨中和顺。她拍景物,她也被当作一道风景被人拍摄;不知道有没有人把作者当作景物在拍摄呢?

  

  雨越下越大,只好回到廊下休息,等待雨小一点,好继续参观和顺。眼前的人工雕塑,反应了和顺当地的一大特色,那就是马帮。在飞机、汽车还是传说的年代,正是“马帮”造就了和顺的繁荣和物资的流通。

  

  雨终于下小了一点,乘坐当地的旅游车,去参观和顺当地名人,艾思奇故居。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青年时代,艾思奇先生就写出了《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

  “艾思奇纪念馆”院内串楼同栏,点缀西式阳台;环境清幽典雅,中西合璧的房屋建筑风格独具。早年在mao选或mao文章中,仿佛读到过“艾思奇”这三个字,也知道“艾思奇”是一位有名的哲学家,但是当时也不知道他的故乡是在这么遥远的腾冲,更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能参观他的故居。

  这是艾思奇先生故居下方的一个水库,果然好风水啊,而艾思奇先生也远非这小小的池中之物,他游出了云南,游到了北京。

  

  这里是艾思奇的家,全身雕塑的艾思奇静静地“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如果他当年不走出和顺,不去看外面的世界,相必就不会有今天的艾思奇。

  

  站在高出,远眺和顺。刚刚一场春雨,浇透了和顺的每一寸土地,给这个远离中原的边陲小镇带了春天的生机。这一刻,无所谓边陲小镇,更无所谓烟雨江南,这里不是江南,但也是江南,这里有江南的烟雨,有江南的山川土地,更有江南的人文景观。

  

二、腾冲热海

  腾冲热海,是位于腾冲市区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它是中国第二大热田,由热海石、大滚锅、浴谷、怀胎井、珍珠泉、美女池等构成。

  你看,这一出云雾缭绕,仿佛是仙女们在此沐浴。

  

  走到近处仔细观看,三只蛤蟆,正张着大嘴,往空中吐着热气呢,这一吐也许已经是上千万年了,也是三只万年不死的老蛤蟆了。和热气腾腾相映衬的是左边常温下潺潺的流水,十几米的落差,构成一副小瀑布。这也是一处非常神奇的景观。

  

  热气腾腾的温泉蒸汽。

  

  这是腾冲热海的著名的“大滚锅”,直径几米的一口大锅,终年滚开,散发着阵阵的热气。附近有当地的村民拿着自家的鸡蛋和玉米、土豆、花生等食材放在热水边和蒸汽边,不一会儿,就都熟了,然后兜售给来往的游客。

  “大滚锅”,果然名不虚传啊。这些温泉都富含大量的硫磺,所以千万不能饮用的,用来泡脚、泡澡想必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云南旅游不能不介绍当地著名的花草,三角梅。这个牌子上详细介绍了三角梅这个花草的特性。“不耐寒”,三个字,作者曾经感同身受,当年自家阳台上种植了一株三角梅,秋天时,开出了非常艳丽的紫红色花朵,甚是惹人喜爱,哪知不巧的是当年的冬天一场寒流突袭而来,将那种美艳的三角梅魂魄尽摄走,让作者遗憾很久啊。

腾冲建安城投债权资产(腾冲建投公司)

  

  山间艳丽的粉红三角梅,惹人喜爱。

  

  和顺古镇、腾冲热海,这两处景点就给您介绍到这儿了。一处人文景观,一处纯自然景观。

  长按二维码可自动识别关注本公众号或者查找 jnshusheng

标签: #腾冲建安城投债权资产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