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上午, 唐山钢铁集团南区退城拆迁项目正式启动 。
2023年5月28日上午,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转型升级搬迁改造项目在河北威县奠基。
达钢搬迁工作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2025年底前搬迁完成后,达钢集团将成为西部极具竞争力的绿色环保型、创新发展型、智慧制造型优质钒钛钢铁示范基地。
临港产业优势持续增强,精品钢铁、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向沿海临港聚集,目前国堂(国义)钢铁搬迁一期、唐银搬迁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透视以上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钢铁行业的大迁移图景正在铺开!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795.9万吨,同比降1.7%;钢材产量134033.5万吨,同比增0.3%。据了解,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连续三年突破10亿吨。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转移和升级改造,可以这样说,10亿吨的钢铁格局正在发生巨变!从内陆到沿海、从传统到精品,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应对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中国钢铁行业持续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中也将迎来行业大洗牌。很多钢企面临搬迁,或者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河南省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方案》提出,鼓励省内钢铁企业积极承接省外钢铁产能。严格执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工作机制,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新建、扩建冶炼产能项目,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坚决防止“地条钢”和已化解钢铁产能死灰复燃。原则上到2024年年底,钢铁冶炼企业12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100吨以下炼钢转炉、100吨以下炼钢电弧炉(50吨以下合金钢电弧炉)有序退出或完成装备大型化改造,鼓励退出产能向周口、许昌等地转移。
山东省
2023年1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涉及钢铁行业的内容如下:
推进钢焦铝产业布局优化。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基地,优化提升莱—泰内陆精品钢基地,推动内陆非规划基地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大幅提升。围绕钢焦联动、煤基化工一体化,加快现有焦化产能优化整合,焦钢比稳定在0.4左右。打造滨州、聊城、烟台世界高端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2022年11月18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了《山东省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提及: 将立足山东省资源优势和行业发展潜力,通过政府推动、环保倒逼、标准严控、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等手段, 着力打造沿海和内陆两大钢铁产业基地。
江苏省
2023年1月12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发布印发《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相关规定,切实控制钢铁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进一步优化钢铁行业布局,引导钢铁产能有序转移,着力构建沿江沿海协调发展新格局。
辽宁省
“十四五”期间,辽宁将进一步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利用进口原料资源推进内陆钢铁产能向沿海地区转移,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装备结构,让先进冶炼装备比重达到85%以上。优化工艺结构,提高电炉钢比例。推进钢铁企业的节能改造,研发应用氢冶炼、非高炉炼铁等低碳钢铁制造技术,开发碳捕集与应用等新技术,推进钢铁产业与化工、建材产业耦合发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
辽宁发布2023年2月21日发布消息,鞍钢将推动产能向沿海转移,打造千万吨级绿色、生态和全流程智能透明的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择机启动朝阳钢铁电炉短流程项目建设,成为机制、成本、效率、效益、智慧、绿色全面领先型钢铁制造基地;立足攀枝花、江油、西昌基地,深化矿钢钒钛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工艺装备填平补齐,优化调整产业布局;聚焦世界一流钒钛新材料企业目标,争当钛金属产业链链长,将钒钛产业打造成为鞍钢“第三极”的排头兵。
河北省
2022年1月15日,《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
在新的规划中,加快邢钢等主城区钢厂退城搬迁,有序推进钢铁产能向临港沿铁集聚,发挥唐山港、黄骅港优势,重点建设曹妃甸、京唐港(乐亭)、丰南沿海工业区、渤海新区四大临港精品钢铁基地,发挥水曹、迁曹和邯黄铁路运力资源优势,推进沿线企业组团发展,重点建设迁安、武安两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钢铁企业基本搬出城市主城区。临海靠港和资源富集地产能占全省70%以上,推动焦炭产能向五大集团、煤化工基地和钢焦一体企业聚集。
2022年12月30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提及以下钢铁相关内容:优化区域布局。 积极推动钢铁产能向沿海和资源富集区域转移,钢铁企业退城迁建取得重大进展,宣钢转型升级、邯钢老区退城搬迁项目有序推进,唐钢新区、石钢新区建成投产 ,在设计、施工、工艺、技术等方面均代表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新高度。
据此前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在去产能方面,河北省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石钢、唐钢等15家钢铁企业完成退城搬迁,宣钢产能全部退出,廊坊、保定、张家口成为“无钢市”。
唐山市
唐山市2022年5月8日,唐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唐山市贯彻落实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方案》,其中涉及以下内容:
钢铁产业新布局:北部压缩、中部优化、南部聚集
围绕北部调整、中部优化、南部集聚的发展定位,打造融合互动、协调绿色发展布局。在北部生态涵养区,压缩重化工业产能,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在中部核心功能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快钢铁、焦化等重化产业布局优化调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南部沿海率先发展区,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打造滨海城市,推进重化产业集聚。
重点建设4大钢铁片区及临港钢铁基地
对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重点污染企业,依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充足、扩散条件较好区域优化布局,促进钢铁产能向沿海和铁路沿线地区适度聚集,重点建设沿海、迁安、滦州、迁西(遵化)4大钢铁片区和曹妃甸、乐亭(海港)、丰南沿海等临港钢铁产业基地。
丰南区
2022年6月20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的信息显示,丰南区探索实施了新的钢铁产业发展格局,通过“以区内5家钢铁企业产能减量置换建设纵横丰南钢铁、城市钢铁企业退城、产能压减促进企业出清”,推动钢铁企业数量减少、生产基地减少,并向沿海转移。目前,全区10家钢铁企业剩余了纵横、瑞丰、东华、经安4家,生产基地由5个集中到沿海、小集、钱营3个,城市钢铁企业全部退城出清。
天津市
天津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着力破解“钢铁围城”,7家钢铁企业整体退出了3家,保留的4家炼铁、炼钢产能分别压减至1185万吨、1525万吨。2017年以来累计压减粗钢产能495万吨,炼铁产能660万吨。持续优化粗钢产能,天津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转炉废钢投入比例分别达到30%、20%以上。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2.2万家,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两高”企业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为绿色化改造留出宝贵环境容量空间。
山西省
日前,山西省空气质量再提升2022-2023年行动计划印发!其中提及: 积极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持续推进城市(含县城)建成区钢铁、焦化、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退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对城市(含县城)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差异化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
六大沿海基地
据盐城市人民政府2022年发布的《盐城市“十四五”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文件内容提及:
由资源型布局向沿海临港型布局转型,是中国钢铁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兴建了辽宁省鲅鱼圈、河北曹妃甸、山东日照、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5个重要的沿海钢铁生产基地,加上原有的宝山钢铁基地,目前六大沿海钢铁生产基地均已投产,总的钢铁产能已近9000万吨,辐射市场遍及全国。同时,乐亭、盐城、南通、福州等沿海地区仍在建设一批大型钢铁项目。
注:以上数据或有变动。
专家观点
范铁军
3月2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在“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召开间隙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扎实成效。
首先,钢铁行业10年来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著,大量长期存在的低端落后产能得到出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其次,钢铁产能布局持续优化,进一步向沿海集聚,宝钢湛江、首钢曹妃甸等一批沿海钢铁基地相继建设,降低了能源资源获取成本。
最后,兼并重组稳步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民营钢企做大做强,国内前10家钢企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已由2016年的35.9%提升到2022年的42.8%,钢铁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郑玉春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高峰论上,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玉春受邀参与主题演讲,提及以下内容:
未来钢铁行业发展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这些地区未来发展很可能不如东南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我国钢材外流的地区,未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一批新建钢厂释放产能,以及需求下降等影响,北方地区的钢材南下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一个区域结构调整的问题。
大批钢企破产、退出
在中国钢铁整体大迁移背景的影响下,已经出现多家钢企破产以及关停退出的情况。
破产、重整
2022年,江苏中嘉钢铁有限公司、南通丰磊钢业有限公司、山东泉信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多家钢企破产。2023年,华盛江泉集团、昆明安宁永昌物资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两大民营钢企军团进行或继续进行破产重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还有多家钢企已经破产:
2023年5月4日,云南昆钢拓展钢铁炉料有限公司破产;
2023年4月23日,福建凯西集团有限公司破产;
2023年4月21日,开封华北钢铁有限公司破产。
关停退出
山东省积极推进钢铁产能转移退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不含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10家钢铁企业已全部关停退出。加快焦化产能退出,推动2家公司完成115万吨产能整合转移退出。 同时据了解, 广富钢铁、西王钢铁、传洋钢铁、中盛金属科技、江泉钢铁、江鑫钢铁也已经关停。
2022年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 滨州市钢铁 、地炼、焦化、电解铝、水泥等行业 产能关停转移 ,影响2023年工业总产值近900亿元。
唐山德龙钢铁有限公司于5月31日停产, 停产退出后产能将 转移 到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责任公司整合重组减量置换项目。
产能退出
2022年,国内19个省份40家钢厂发布钢铁产能置换方案。 其中,涉及新建炼钢产能5184.65万吨,新建炼铁产能4219.15万吨;涉及淘汰炼钢产能5754.81万吨,淘汰炼铁产能5222.81万吨。
3家钢厂将退出230万吨炼钢产能
近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黄石新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公示》,根据方案内容,湖北省三家钢厂将退出230万吨炼钢产能,湖北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十堰福堰钢铁有限公司、宜昌福龙钢铁有限公司分别退出110万吨、60万吨、60万吨,黄石新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受让230万吨炼钢产能,其中225万吨用于新建3座100吨电弧炉。
湖北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十堰福堰钢铁有限公司、宜昌福龙钢铁有限公司将在新建项目投产前(含试生产)启动拆除工作,并在3个月内拆除到位!
8家钢厂退出7座高炉、18座电炉
2023年4月27日,《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优特钢项目产能置换整改方案公示》发布,涉及8家钢厂退出7座高炉、18座电炉。其中退出7座高炉,炼铁产能278万吨。退出18座电炉,炼钢产能294.8万吨。主要用于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350立方米高炉2座,120吨转炉2座!
综上所述,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格局正在重塑,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 钢铁行业的大迁移是必然的,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精品的需求,同时也符合国家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环保水平,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虽然迁移成本较高,但通过合理规划、降低成本和管理风险等方式。相信这个迁移过程将会顺利进行,并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部分钢铁企业退城搬迁或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是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洗牌,钢企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说,虽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加强落实,中国钢铁行业将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那些适应市场变化、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将得以在市场中立足,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标签: #山东邹城城资2023年债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