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由RT轨道交通组织的“后疫情时代,行业重启与发展”为主题的2022年轨道趋势论坛如期举行,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及后疫情时代轨道交通产业结构变革发展、运营模式升级、业务转型等行业发展新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中国中铁城市开发研究院专家合作委员会委员兼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罗桂连,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云志,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IT规划与控制部经理谢湘,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毛保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院副总工程师何利英,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首席顾问刘卡丁等嘉宾做了精彩分享。
截至7月29日18:00直播结束时,论坛观看量达到16142人次,观众来自全国33个省区市。
以下为演讲嘉宾精彩内容摘录:
汪 鸣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
演讲题目:构建新发展格局下轨道交通发展展望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和轨道交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供给侧: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
——需求侧:满足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通过供给创新催生新的需求;
——产业运行模式和驱动力转换途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要素组织方式、提高流动效率和品质;
品质经济、品质制造、品质流通、品质消费——品质出行——高效中心城市与城际交通精细组织;
——对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的要求,加快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产业要素组织创新,精准推动依托中心城市的城际快速“枢纽+网络”高效辐射型交通体系建设,为都市圈内部和城市群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同联动提供智能化交通服务支持。
——总体趋势:推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转型发展和与城市经济发展、要素组织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枢纽站点为支撑的枢纽经济发展: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新模式
——轨道交通为主体的交通枢纽建设,对于城市群中心城市接都市圈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城际交通之间的紧密和有机联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有利于培育枢纽经济,对寻求交通运输发展和经济产业融合,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需要很好解决多制式的技术融合,不单纯是多规合一问题,更是技术创新与交通组织方式转换问题。
——拥有轨道交通网的中心城市,需要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串接交通方式、聚集产业资源层面,从城市整体发展交通,对交通枢纽进行统筹规划,并解决相应的政策、标准等问题。
——中心城市综合运输枢纽综合体应成为未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对轨道上的中国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
罗桂连 中国中铁城市开发研究院专家合作委员会委员兼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后疫情时代轨道交通PPP模式及REITs探索
PPP立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PPP模式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模式之一,与其他提供模式之间的区别需要明确,特别是与政府直接投资、融资平台投资、市场化模式之间的关系。
——需要明确各方的法律关系,特别是政府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明确要于法有据且约束有力。
——立法需要明确PPP模式与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之间的关系,简单的回避只会造成混乱,特别是对已经签约项目可能造成法律变更等方面的实质性麻烦。
——在国内诸多领域还缺乏能搞定融资、施工和运营全生命周期各项工作的综合投资运营商的背景下,多方组成联合体类社会资本是主流,对联合体内部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必须明确。
——PPP模式需要通过竞争性程序选择社会资本,其程序上的要求比传统的工程招标、服务采购更为复杂,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进行规范。
——立法需要明确相关部委应当按职责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并且要对有关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防止滥发文件、发赌气文件,给地方政府明确统一的政策性指导。
——PPP模式涉及面广,实施主体是整体意义上的地方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的某个或某些部门。立法需要指导地方政府一盘棋运作,而不受有关部委权力之争的干扰。
——需要对土地、财政、税收、金融、国资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做出部署,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各方形成合理预期。
——PPP模式必定会面对经常性的重新谈判,PPP项目的失败也是常态,需要明确争议解决机制和法律救济手段,维护公共利益与各方合理利益。
国内公募REITs发展的创新方向
——定型REITs的交易结构。目前采用“公募基金+ABS”双层结构,虽然满足尽快启动试点的阶段性需要,但增加了法律关系、治理机制、职责划分、信息披露的复杂性。REITs作为公开上市的证券,不宜长期存在纯通道性质的结构层次。不论未来是采用公募基金、上市公司、集合信托作为产品载体,承担主动管理法律责任的受托人,应当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原始权益人或其控制的子公司。如果继续采用公募基金作为载体,则需要专门设立管理REITs基金的管理人(受托人)业务牌照,原始权益人或其子公司按要求申请业务资质。
——提供坚实法律保障。目前REITs的发行监管依据是证监会发布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对各方主体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力度不够。REITs作为公开交易的证券,需要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根据产品发展需要,修改《公司法》《基金法》和《证券法》,制定《REITs条例》,对REITs的设立、募集、管理、融资、投资、估值、治理、信息披露、税收优惠、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全面明确规定。
——落实成套税收政策。因缺乏明确的成套税收支持政策,前期试点产品普遍通过“一事一议”开政策口子,并采用“股债结合”等税收筹划措施,增加了不必要的繁琐和不确定性,且会削弱REITs对各方的吸引力。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在产品设立环节实现税收中性,免征或递延基础资产转让相关的各类税收,不因设立REITs和结构设计带来额外的税收负担(2022年1月26日有限落实);REITs的公司所得税税基为应税收入减去当期向投资人分配的股息(尚未落实)。
——实行基于信息披露的注册制。REITs的基础资产的项目现金流和分红率稳定,没有必要通过特别繁琐的流程来进行“审批式”的多环节审核。设立实行注册制的REITs板块,简化发行和上市审核程序,前提是落实原始权益人和券商、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专业中介机构的职责。从实务情况看,国内公募REITs试点产品的信息披露水平,亟需实质性提高,争取达到“资产上市”的较高标准。
——支持上市公司发展REITs。从国际经验看,重资产领域的上市公司是发行REITs的最重要群体。国内股市已有一批以能源、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电信、供水、污水处理为主业的重资产领域的上市公司,经过必要改造并通过合格性测试后,即可整体或部分转型为REITs,形成上规模的REITs群体,改变资本市场对重资产类上市公司和REITs的估值逻辑。条件合适时,还有必要将合格的商业地产资产,纳入REITs的基础资产范围。
孙 悦 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演讲题目:后疫情时代城轨招投标市场重启和疫情下城轨企业招投标模式与策略转型
今年上半年虽然只有两个苏州和东莞两个城市的调整规划获批(线路总长58公里,投资总额227亿元),但存量项目大部分启动或已经启动,涉及的城市有青岛、无锡、徐州、合肥、济南、宁波、郑州、西安和成都等。根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据信息,目前这些城市已批复的线路基本进入了勘察设计、可研评估、第三方检测以及初步设计招标阶段,有些已经完成了施工总承包招标,因此,可预测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全年将进入轨道交通行业密集招标期,预示着后疫情时代城轨招投标市场已经重启。
——市域(郊)铁路逐年增加;
——机电系统由单一项目采购向集成化招标过渡;
——轨道交通新技术应用提出更高的招投标要求;
——以招投标形式引导轨道交通产品认证;
——传统招投标向电子招投标转型;
——重视运维项目招投标管理;
——尝试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招投标方式。
林云志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演讲题目:疫情下的轨道交通智能建造现状与未来发展
当前智能建造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突破: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状态,多为通过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或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创新建造技术来加快国内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但缺少基础技术的理论支持及理论上更深层次的探讨。
——自主研发:通过补短板、显特色、促升级、强优势,研发智能建造关键领域技术。大力支持工程软件、平台研发和产品化,集中攻关“卡脖子”痛点。
当前智能建造存在的管理问题
——现有施工管理流程与方法存在不适应智能建造技术的方面。
智能建造技术有时会与现行管理规定等发生冲突,导致管理人员在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同时保留传统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浪费和冗余,智能建造技术带来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
——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变革。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进一步消除信息孤岛,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数据将进一步透明化,将为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带来更加彻底的变革。
智能建造发展展望
——后疫情时代下企业数智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主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能建造为技术手段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企业的全产业链,这将涉及企业生产运营的方方面面,并支撑着新时期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施工企业数智化升级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是企业价值体系的优化、创新和重构,核心内容是构建贯穿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项目数据。企业数智化需要以数字能力建设为核心路径,以数据为关键驱动要素,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多种现代管理技术,多方协调联动,最终实现“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全面互联、全面智能”的数智化管理模式。
谢 湘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IT规划与控制部经理
演讲题目: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
数据治理能力
数据治理能力指数,总体分值偏低,目前数据有限共享,主数据、元数据从构建到逐步完善阶段,数据安全得到多数企业重视,在基于数据架构完整性、数据湖统一聚合程度能力上明显遇到较大困难,企业管理类OA、资产、财务、人力等内部数据联动顺畅齐整,但是在横向跨专业融合方面阻力较大。
数字化创新机制分析
——创新机制和体系分析从创新机制和手段保障、创新实践执行、创新试验支出/IT总预算、创新实践周期方面进行综合比对。超40%的城轨企业形成了普遍数字化创新的氛围,其中6家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创新投入机制,4家企业创新机制常态化,并持续探索突破。
——从创新实践执行方面,个别成熟企业在数字化各领域发力创新,并取得效益提升,平台的适配能力更具柔性,多数企业积极尝试POC,但仍有高达37%的企业尚未形成落地成果;从投入方面上,IT总预算中,创新技术或项目的投入明显过低,65%的企业低于1%;从创新实践周期来看,能够在6个月以内出成果的不足2成,绝大多数企业实践周期高于一年,数字化转型敏捷效率与先进行业存在较大差距。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演讲题目: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形势与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财务经营改善的难点
——网络延伸到城市边缘区后,客流水平下降,导致客流强度下降;——运营时间不断延长进入客流稀疏区,导致财务状况难以改善;
——公益性服务的特性使得票价率难以(不允许)提升;
——公众对高投入公益性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美好期望使得降低(车公里)成本办法有限。
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
特点:大容量、高成本;城市综合交通(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不是“全干”;城市边缘区(空间);低需求时段;全方位的高频率服务。
——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差异化要求,降低城轨运营企业运行成本
考虑城市边缘区服务频率要求的灵活性;从公共交通一盘棋考虑早晚服务延伸问题;推动轨道交通资源一体化利用。
——将外部效益转化为内部效益,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自我造血机能,推动运营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提升站点周边容积率;提高运营企业用地规模;改革土地出让模式;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
何利英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院副总工程师
演讲题目:对轨道交通灵活运营组织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
疫情引发的特殊情况正在成为推动交通系统结构进行全方位和整体转型的独特机遇,从而促进公共空间的重新分配、再造和交通能源的转型,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的能耗未来有可能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我国目前仍然存在有待解决的政策机制问题。
灵活编组的应用
日常运营时,一些车辆单元可以做为一列独立的列车运营,或联挂列车在线运营。如,平峰时单独运营;早晚高峰时,联挂运营。
灵活运营组织的几点思考
——复合通道的探索——市域、市区、局域不同功能的叠加
——满足不同客流的需求——快慢车组合运营的实践
——提升平峰期间的服务水平——灵活编组的应用
刘卡丁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首席顾问
演讲题目: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网络化、多制式、大枢纽
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发改规划〔2019〕617号)指出要“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构建快慢结合,大中小立体化、网络化轨道交通体系“。
大力发展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
大运量轨道交通:高速铁路 350km/h、市域铁路200km/h,站间距分别为50km、20km;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通达;
中运量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轻轨)80km/h、100km/h、120km/h、140km/h、160km/h;区县级的快速通勤交通;
小运量轨道交通:有轨电车50km/h,导轨式胶轮系统(云巴80/km);枢纽之间的,区域内的生活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
防止轨道交通发展跑偏(误区)
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不可四网合一互联互通;
城市轨道交通不可自由编组、自由连挂、直联互通、混跑;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大站快线,不可以小站越行;
混合路权的有轨电车不太适合中国人交通文化。
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的基本原理—独立路权
从上述部分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疫情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的挑战,也倒逼行业不断探索变革的方案。危机中孕育着新机,挑战与机遇始终同行,未来的轨道交通行业无论是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上,还是从市场空间不断外延的广度上,仍有诸多的机遇亟待我们去探索,等待我们以更加创新的理念和方式去拥抱。
期待于9月7日-9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上,与更多关注轨道交通发展的业界同仁相聚,集结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话轨道交通新机遇和新发展!
分享更多人 ,请点“在看"
标签: #汉中市城投债权资产2022政府债定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