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现代工业投资发展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项目(简阳2021年重大项目)

余老师 31 0

关键词 |中泰化学煤化工项目

简阳市现代工业投资发展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项目

共2876字 | 建议阅读时间 7 分钟

中泰化学10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促进现有煤化工产业资源化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水平,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同意由控股子公司新疆中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新材料”)在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阿乐惠镇同心工业园规划建设资源化综合利用制甲醇升级示范项目。

该项目将建设100万吨/年甲醇、1.89万吨/年硫酸、建设空分装置、气化装置、低温甲醇洗合成气净化装置、甲醇合成装置及配套装置。项目计划总投资 599,053 万元(最终以项目建设实际投资为准),预计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

公司称,该项目是公司现代煤化工规划的重要项目,项目充分利用煤化工的特点和优势,将公司兰炭装置副产的筛余物(煤粉和焦沫)用作本项目的气化原料,将低价值物料变为生产原料,提升其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兰炭尾气(荒煤气)可提纯制取氢气,将氢气作为合成甲醇的原料气,可减少原料煤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为实现碳减排和碳达峰做出积极贡献。

从严从紧控制产能规模

此前,《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煤化工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面临的减排压力巨大。

“从严从紧”将体现在哪?有专家认为,这主要体现在控制煤化工产业规模、产业布局和项目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来看,新增煤化工项目必须是满足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能够满足《通知》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有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就属于从严从紧的范围。

《通知》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例如,推动存量现代煤化工项目加快实施先进技术装备改造升级;鼓励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承担相应的技术创新示范升级任务;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绿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耦合创新发展等。

《通知》强调,加强项目节能审查和环保监管,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已建项目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升级,否则予以淘汰退出。各有关地方和中央企业要科学谋划、充分论证、规范建设,严格做好项目把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按批复要求规范建设,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专家指出,过去10年,我国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西部煤炭资源产地,充分体现了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化效应,但同时高度集中也对区域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知》要求新建煤制烯烃、煤制对二甲苯、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可降解材料等项目要向资源、环境、安全承载力较好的地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局面,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现代煤化工等产能。因此,《通知》的实施将有力遏制部分地区仍有不顾生态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力、盲目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势头,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构建终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低碳化发展的新格局。

《通知》提出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重点向煤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集中,体现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思路,既避免煤化工项目分散化发展,又不强调过度集中,而是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条件发展煤化工的地方进行布局。因此,未来四大示范区会继续发展煤化工产业,同时在一些有煤水资源、有一定环境容量的地区,也会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比如一些有运煤大通道的地方,毗邻水源的地方,同时又有较好的环境容量,那就可以适度的布局一些高质量的煤化工项目。

煤化工发展现状如何?

按生产工艺和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煤化工可大致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两大类。传统煤化工领域,截至2022年底,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产能分别达到6.5亿吨/年、3950万吨/年、4732万吨/年、784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72.77%、75.95%、90.17%、80.55%。

简阳市现代工业投资发展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项目(简阳2021年重大项目)

现代煤化工领域,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10套煤制油、5套煤制天然气、32套煤(甲醇)制烯烃、36套煤(合成气)制乙二醇示范及产业化推广项目,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甲醇)制烯烃、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931万吨/年、61.25亿m3/年、1772万吨/年、1083万吨/年,产量分别为793万吨、61.6亿m3、1739万吨、427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85.18%、100.6%、104.01%、39.43%。2022年,我国现代煤化工实际年转化煤炭约1.0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2022年我国碳排放总量达到114.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8.87%,同比下降6.25%;其中现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总量约为2.84亿吨,同比增长11.24%,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47%,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碳排放量分别约为5154万吨、2420万吨、18433万吨、2391万吨。

煤气化是通过气化过程将固态的煤转化成气态的合成气,甲醇、醋酸和尿素都是煤气化过程生产的主要产品。甲醇作为一种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17—2021年中国煤制甲醇产量逐年上涨,2021年煤制甲醇产量为7741万吨,同比上涨7.33%。甲醇最为业界公认的一种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燃料,未来将加大推广力度,降低我国的能源对外依赖度。

煤化工将有效发挥“石油替代”的作用

01 | 发挥煤化工可替代天然石油的优势,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

面对国际上石油价格动荡的现状,通过现代煤化工制取油品和大宗化学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过高的问题,弥补国家能源的结构性缺陷,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战略支撑和应急保障。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煤化工的特色,探索化石能源与新能源、清洁能源等多种能源互补融合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向我国“双碳”政策看齐。

02 | 煤化工行业将向高效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煤化工行业供给的可控性逐步增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煤化工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以尿素行业为例,50 万吨以上规模的尿素生产企业60余家,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而煤化工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产品特点、运力、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走势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呈震荡走势,对国内化工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煤化工产品的盈利空间。煤化工行业的变幻莫测也将淘汰部分市场研判能力弱的企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煤化工行业向高效化、规模化发展。

03 | 煤化工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趋势发展

在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背景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整体处于转型升级期,煤化工企业要优化发展煤炭清洁低碳转化产业。立足煤电化一体化,推进煤电规模化、智慧化、清洁化发展,推进煤化工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挖潜提效既有项目,稳健有序布局新项目,多举措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举转变,促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

内容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中泰化学公告、现代煤化工、智研咨询等网络公开渠道,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部分引用图片、表格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及图片、字体等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简阳市现代工业投资发展2023年债权资产拍卖项目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