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银监会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浮出水面。未来或禁止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上市公司股票,而当天A股市场随即出现大幅跳水,很难不让人联想其中的关系。
从媒体披露的全文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理财业务监管重点涵盖了以下内容:
1)非标理财不得对接资管计划;
2)对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
3)禁止发行分级产品;
4)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进行限制;
5)理财产品杠杆比例不得超过140%。
2015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3.5万亿元,在金融混业趋势下,各类通道丛生,不同金融机构边界叠合逐渐模糊,“宝万之争”更将银行理财推至风口,并且在金融去杠杆、降低融资成本、防范风险以及金融基础改革的大背景下,监管明显趋严。总的来说本次的《征求意见稿》就是为了把高风险理财业务从银行理财体系中剔除掉,降低银行风险。
具体影响请听黄生慢慢道来:
“吊打”券商,“捧”信托
本次的《征求意见稿》再次将金融危机之后为银行贡献通道业务的信托捧起,同时开始“吊打”最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业务。
根据意见稿第三十九条,银监会首次提出特定目的载体投资要求,并且直接划定,未来通道只能由信托计划提供,券商、基金、期货、以及保险公司纷纷“靠边站”。此外银监会还要求理财业务不允许多层通道嵌套。鼓励银行理财发行一对一非标产品(无期限错配)。
银监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里我们需要清楚一点——信托业由银监会监管,而各类资管计划属于证监会的管辖范围,不对接资管计划,则有利于银监会统一监管。另外,多层嵌套模式虽然较为常见,但是可能导致较高杠杆率且监管难度大,因此鼓励银行发行一对一的非标产品。监管层则希望简化产品历程,降低监管难度,防范未知风险。
分类管理:从源头把控风险
在分类管理上,《征求意见稿》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
基础类理财业务包括了: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等资产。
而综合类理财业务则再此基础上包含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权益类资产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对于从事综合类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要求是资本净额不低于50亿元。
也是就是说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定众多中小银行将不能发行投资权益类和非标资产理财产品。这相当于从源头把控风险。部分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相对激进,表外业务推进十分迅猛,有些占比超过50%,但是风控能力却未跟上,显然是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新的规定是要从源头切断部分银行发行高风险产品的可能性。
投向限制:对股市直接冲击有限
而在昨天最为引起关注的理财产品投向上,本次《征求意见稿》做了严格的要求。仅允许投向货基和债基(私人银行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除外),且明确不能投资股票及股权。
这条消息极有可能是造成昨天股市恐慌下跌的原因。事实上,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的规定早就有了,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财资金曲线进入股市的路径仍然普遍存在。宝能与万科之争的案例透露出来的情况就是证明,理财资金采取隐蔽方式流入股市并不鲜见。
但是在黄生看来,禁止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股票股权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一方面,高配资投资股市的产品大部分早已死在去年的股灾中。另一方面,虽然没有准确统计数据说有多少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股市,但根据测算来看其规模大约为4500亿,只占了A股流通市值的1.2%。
总而言之,此次银监会的银行理财新规必然可以大幅降低银行理财的风险,延续了近期监管层“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的总体思路,至少此次意见稿将不会像2014年底的旧版意见稿那样石沉大海。
可以料想,随着政策的落地,银行理财风险的降低,整体收益必然会有所下降。鉴于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流入非银行理财市场。如果监管层能合理引导这些资金,把它们转化为强大的消费力和有效投资,那么中国经济恢复健康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首发于黄生戏说金融(微信:snyin189)
标签: #江油星乙农业投资2024年债权资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