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金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资产政府债定融(成都成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余老师 95 0

红星新闻网8月10日讯院落改造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今年以来,成都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部署,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老旧院落改造作为落实“三个做优做强”和“四大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在去年完成313个老旧院落改造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整合资源,计划推进601个老旧院落综合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开工改造院落506个,开工率超八成,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都中心城区是如何焕新升级老旧院落,进行城市有机更新的呢?一起来看看。

成都成金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资产政府债定融

成华区:

老旧小区“面子”“里子”一起改

“硬设施”“软服务”双提升

成华区按照“四类”改造要求,自今年以来大力实施5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房屋261栋,惠及群众1.27万户、3.17万人,共计投资3.89亿元,其中:基础和完善类45个、提升类12个。截至目前,8个项目已竣工,其余49个正在加快推进,确保年内全面完工。

同时,成华区还正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创建工程,并将 “槐树新城·公园社区”中环四苑、“水碾阡陌·东门市集”水碾河小区、“国学传承·尊师重教”电子科大东院、“全龄友好智慧社区”亚光小区等4个市级示范项目作为重点实施的改造项目。

▲改造后的河滨步道

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老旧小区改造“民本性”

注重问需于民。成华区坚持群众的事让群众商量着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引领示范的作用,因地制宜搭建小区居民协商议事平台,在老旧小区改造意愿征集、方案设计、评审、公示等四个环节协商沟通,确保“改不改、怎么改”由居民自己作主。

注重协同联动。在充分吸纳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成华区老旧院落的改造由社区规划师和专业公司共同设计改造方案,由行业牵头部门制定项目方案审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区级审查、部门联审、业主自审三级审查机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方案评审工作,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参与监督,全力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取得实效。

注重人文关怀。成华区用心用情实施亲民化改造,突出“一老一小”和特殊人群需求,因地制宜开办“岁月厨香”老年食堂、医养康复中心、阳光家园等服务阵地,切实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每个细微处,让家园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例如在“天福缘”小区的院落和楼道进行了适老适幼改造,在“平景苑”设置了老年人活动空间和儿童游乐场地,打造了老幼和谐、亲子温情的生活场景。

▲平景苑西区改造后

创新改造模式

增强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性”

成华区在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中,创新改造模式以增强老旧小区改造的“持续性”。

以“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作为投入模式。由财政出资2.02亿元、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融资1.87亿元,引入子项目运营企业投入0.3亿元共同实施。同时,积极与成都银行、浙商银行进行洽谈对接,加快推动以专项债等途径拓宽筹资渠道,目前已完成2023年计划项目前期摸底,拟于9月开展申报,提升明年111个老旧小区改造社会资金占比。

以“属地街道+国有企业”作为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属地街道作为改造工作主体、国有企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模式,对蜀都大道等城市更新单元内的老旧小区,“留改”更新子项目由城市更新项目业主出资整体打造;对城市更新单元外的老旧小区,由国有企业具体实施,充分发挥属地街道“人熟地熟”和国有企业“专业专长”各自优势,确保改造项目高质高效推进。

以 “多元共治+专业运营”作为营治模式。借鉴“劲松模式”“昌平经验”,按照“民生为先、运营增效”思维,在水碾河小区等公共空间,增设党群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便民惠民利民配套设施;对电子科大东院等收租收储及新增街区物业载体,大力推行“企业参与的微利可持续”模式,引入专业机构统一运营,着力打造兼顾公共服务和商业配套的社区服务空间。

例如在中环四苑,通过市场化方式赋予企业对社区低效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和长期运营的权利,实现“社区提效能、企业得发展、运营可持续、群众享便利”。

突出系统思维

增强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性”

成华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坚持“老旧小区改造、片区综合打造、空间风貌塑造”一体规划、一体实施,紧密结合金色中环打造等重大部署,因地制宜推行“院内院外、小区街区”集成更新模式,在全区20个已启动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中,优先选取群众意愿强、示范效果好、片区带动足的“留改”院落,重点推进中环四苑、水碾河小区等连片改造项目,努力实现“连点成线,集线成片”的整体效应。

此外,成华区还格外注重改造小区与文化底蕴相融合。统筹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留住老城记忆,通过景观小品、记忆廊道、修旧如旧等方式,在玉双路3号、猛追湾东街6号等小区把成华独特的工业文明、红色根脉、市井文化等时代印鉴,灵活注入街巷院落打造、植入建筑形态风貌,做到一院一特色、院院有传承,不断彰显老街老巷“老成都”独特魅力。

为破解老旧小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先天不足”,成华区还聚焦治安防范、灾害防治、疫情防控等方面,科学布局高清监控、消防探头、智能门禁等设施设备,优化提升“邻里中心”“儿童之家”“居家养老”等智慧服务场景,示范打造“全龄友好智慧社区”亚光小区,实现老旧小区“面子”“里子”一起改、“硬设施”与“软服务”双提升。

成都成金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资产政府债定融(成都成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今后,成华区将进一步探索多元投入模式,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推进老旧小区“微网实格”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精细化服务治理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用好“周调度、月督查、季考核”机制,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实效、赢得认可,努力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成华力量!

武侯区:

今年计划投资3亿实施100个老旧院落改造

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任务

今年以来,武侯区坚定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老旧院落改造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把老旧院落改造作为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点民生工程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城区的重要实践路径,按照“政府引导、自治先行、整治跟进,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武侯区2004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院落改造任务。

据统计,武侯区2004年底前建成的老旧院落共有1123个,涉及居民约18.84万户。自2015年启动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以来,截止2021年武侯区共完成老旧院落改造538个,惠及居民约6.1万余户,累计投入资金约4.58亿元。

此外,武侯区已累计改造供水一户一表36548户、供电一户一表12214户,更新改造燃气管网约4.6万米,排水管网治理约6.1万米,修缮和提升建筑外墙约16万平方米,整治小区内部道路约10.7万平方米,增加适老和无障碍设施136处,改建或新增停车位848个等改造内容。

在改造工作中,武侯区按照“政府引导、自治先行、整治跟进、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探索了以三个融入打基础、三个统筹强推进、三个强化见效果的“三三”工作模式,实现先自治后整治、先规划后实施、先安全后功能。

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也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各项改造工作统筹推进,确保了改造片区城市功能整体提升。

▲改造后的武侯区龙江路

分类推进改造取得成效

武侯区实施方案和改造技术导则,区分安全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4个类型统筹推进,在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中达到了保安全、重基础、强完善、促提升的效果。

武侯区在改造工作中对安全类问题立查立改,结合燃气安全和自建房排查整治,对老旧院落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更新改造燃气管网约4.6万米,安装燃气报警装置11户,排水管网治理约6.1万米,增配消防设施13171处,安装安防监控设备538套,完成供水一户一表改造36548户、供电一户一表改造12214户。

基础类问题应改尽改,主要是开展顶楼防水、二三立面美化、小区院落大门改造、总坪道路提升。共修缮屋顶防水6.1万平方米,提升建筑外墙约16万平方米,改造小区大门486处、平整小区内部道路约10.7万平方米。

完善类问题能改则改。在达到基础类标准前提下,增加适老和无障碍设施136处,改建或新增停车位848个,安装翻新充电桩16个,加装电梯343部,安装智能快件箱15个,实现便民健身设施和垃圾分类设施100%覆盖。

提升类问题宜改则改。参照完整居住社区标准,实现党员活动中心、运动角、养老服务设施等功能植入,打造了七道堰街33号、和苑小区等一批特色示范小区。

着力于四项重点工作

武侯区在改造工作中,探索了三个融入打基础、四大工程强推进、三个强化见实效的“三四三”工作法,实现了居住更安全、功能更集成、治理更长效。

在围绕老旧院落改造过程中,武侯区着力于四个方面:

以党建引领微网实格强化共建共享。为充分发动群众支持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武侯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全区成立了766个小区院落党组织,选优配强6500个楼栋长,划分6500个微网格。通过“党小组+楼栋长+自治小组”,做实做细微网实格,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引导群众认清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充分尊重群众诉求,探索“菜单式”改造,拟制的改造方案经3次以上院落公示、修改完善才启动实施,充分凝聚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以攻坚“拆违促安全”做实先导工作。武侯区把拆除有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作为老旧院落整改的前置条件和重点工作,在全区集中开展“拆违促安全”行动。从今年4月开始,综合运用严格执法、群众工作、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清除存在“五类”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截至7月底,已拆除违建41万余平方米,其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19.2万平方米,实现了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执法效果的“四效合一”,筑牢了小区院落的安全底座。

以排水雨污分流整治夯实基础设施。累计投入5亿资金,对全区绕城内排水户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对问题管网进行病害治理,着力解决排水不畅、污水下河等问题。武侯区于2022年5月在全市100%率先完成228户重点排水户治理。目前,住宅类排水户累计完成1195户,完成率为74.92%,中心城区排名前列;非住宅类排水户完成355户,完成率为58.10%。

以推广信托制物业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在抓好老旧院落改造的同时,积极推广落地信托制物业模式。将过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的基于合同的合作关系,变成双方基于信义的委托管理关系,使业主委员会和业主有权对物业费、公共收益的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使全体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得到充分保障,有效提升了小区院落的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0个老旧院落实施了信托制物业模式,物业矛盾纠纷普遍减少90%。武侯区信托制物业模式获评2020年“全国落实‘六保’任务创新案例”、“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等荣誉。

▲七道堰街33号

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任务

2022年,武侯区计划投资约3亿元,实施100个老旧院落改造。其中,42个为市级目标,58个为武侯区自定提升目标。重点从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闲置资源整合、全龄友好社区和智慧院落建设、片区联动改造等方面实施。

目前,武侯区已改造老旧院落538个,剩余未改造的老旧院落共有585个,其中符合《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改造对象要求的院落有133个(均已纳入市级目标),不完全满足改造对象要求的院落有452个。

武侯区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585个未改造的老旧院落全部改造到位,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任务。

下一步,武侯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提质幸福成都、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加快推进老旧院落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改造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推动“三个做优做强”,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武侯力量。

金牛区:

“铁半城”连片改造

“老城区”转型升级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随着成都火车站在金牛区建成,成都铁路局、中铁二局、中铁二院等一大批“铁字号”单位在此聚集,金牛区也由此得到了“铁半城”的称号。但随之而来的,是金牛区二环路内集中了全区近千个老旧小区。

自今年以来,金牛区启动老旧院落改造119个,计划投入资金4.73亿元、另行计划引入社会资金约4000万元,惠及居民1.4万户,目前已完成改造21个,正在施工31个,即将实施67个,计划所有改造将在今年年内全面完成。

▲金牛区抚琴片区改造

谋划片区

推进改造有力有序

金牛区在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中,坚持规划先行,遵循“不策划不规划、不规划不建设”的思路,精准分析院落人口构成、群体内在需求,在全区城市更新改造“5大重点片区+8个一般片区”的规划基础上,编制形成《金牛区老旧小区专项改造规划》,计划四年内完成改造310个,涉及居民4.24万户。

“杜绝一刀切,体现多元化”是改造的主要思路,明确了”产城融合、宜居活力、创新创意、市井烟火”四大主题,划分西安路、抚琴、荷花池、驷马桥片区4个重点改造单元和环交大、茶店子片区2个一般更新单元,分期时序推进实施。

金牛区以点带面、以点示范,在改造过程中主要聚焦群众改造意愿最强、实施推进最难的工人村片区,其中将升级抚琴西南街改造模式,采取“老旧院落连片改造+特色街区打造”模式,对集中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八栋”区域原拆原建,同步实施交通优化、公共空间释放、配套设施提升。

工人村老旧片区占地面积约133亩,东至马鞍南路,南至内曹家巷,西至红领巾路,北至张家巷。集中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八栋”区域,公建配套设施滞后,许多居民仍居住在不成套型的房屋内,无配套卫生间、厨房,居住环境差,居民改造意愿非常强烈。

据悉,此次改造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老旧院落的有机更新,一个是成套化改造。在摸底调查,征求居民意愿后,片区改造以“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为改造要求,对周边老旧院落的空间示范打造,将把闲置空间进行优化配置、拆墙透绿,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主。针对不成套型的房屋,涉及到“老八栋”区域,将申请政策,进行成套化改造。同时,释放生活空间,如停车场、绿化区域等,把工人村改造成工人新村,让改造成果惠及更多市民群众,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美好。

目前,“老八栋”397户已签订搬迁协议,一般改造41栋已进场施工。

注重功能复合

宜居宜业提升品质

金牛区将持续完善老旧院落及周边水电路气信等配套设施。今年计划建成“回家的路”24条,营造小游园3个、金角银边场景7处,完成人行道整治、道路黑化22条,实施“两拆一增”点位45处,腾退开敞空间7.6万平米,自主增设电梯165台,新增充电桩620个、5G基站500个。

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金牛区还在积极营造便民服务场景。率先出台了促进社区商业发展若干政策,不仅打造了IN3社区咖啡馆、曹家巷地瓜社区等28个社区商业示范场景,还投运了爱情巷、枣子巷等14个社区商业特色街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围绕着居民徐徐铺开。

此外,金牛区还主动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更新升级老旧院落智慧网,精心打造智能院落218个。为高效处置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因地制宜植入了智能门禁、公共WiFi、智能信息发布等系统设备,同时链接社智在线、蓉疫控等业务系统7个。

▲改造后的金牛区青羊北路片区

完善体制机制

共建共享凝聚合力

改造过程中,金牛区构建了“街道工委—社区党委—院落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组建院落自治小组,有效引导群众参与老旧小区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改不改、改哪里、怎么改由居民说了算”,群众观念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院落改造工作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为上下联动攻坚破难,街道整体集成承担了“吹哨”职责,由区级部门统筹资源,履行“报到”功能,实现了快速反应、整体联动。特别是针对老旧院落改造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市住建、规自、发改、财政、社治、经信、商务、水务等部门主动下沉、悉心指导,在报规报建、资金保障、工程建设等方面倾力给予支持,共同解决难题。

改造工作中,金牛区秉持着市场参与专业运营,坚持项目化思维、商业化逻辑、市场化运营,按照以载体换服务、“公益+市场”模式,将院落改造与运维并行摆位、统筹推进,引入成都文旅集团、岚庭家居等市场力量参与院落更新改造,以运维机制的创新确保改造成果常态长效。

“铁半城”有机更新

“老城区”转型升级

下一步,金牛区将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多元共治、群策群力”的思路,坚定不移推动“铁半城”有机更新、“老城区”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和居民生活环境相得益彰,努力让市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青羊区:

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拆墙并院”优化小区公共空间

今年以来,青羊区坚定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老旧院落改造作为“三个做优做强”的重要工作,突出功能为先、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城市基本功能提升夯实支撑。

目前青羊区已对全区1891个小区(院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排查,其中2004年底前建成小区(院落)共1267个,占比达67%,老旧比居全市前列。

除185个现状良好暂无需改造的和已完成改造的463个小区(院落)外,尚有619个存在功能残缺、设施老旧、品质不佳、管理不善问题的小区(院落)需实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惠及居民5.35万户,个数和户数分别占全市的27%、30%。

此外,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青羊区今年将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167个小区(院落)加快实施改造提升。

务实定思路

分类施策强推进

小区(院落)安全是改造工作中的首位,燃气、供电、排水、消防、安防、房屋结构、电瓶车充电等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将通过水电气线专项改造、增设智慧安防系统、加固维修房屋结构、打通安全应急通道、增设地面充电设施等改造措施,补齐小区(院落)基础配套设施短板,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其防险抗灾能力。

围绕老旧小区供给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一老一小”配套服务需求,青羊区在改造工作中突出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推进小区硬设施软环境双提升。综合采取梯步改坡道、加装电梯、建设日间料理中心等方式,因地制宜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通过灵活利用消极空间,增建亲子活动场所、儿童公共活动空间等,提升小区适幼水平;通过增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垃圾分类设施等,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

为确保改造过程阳光透明,青羊区还搭建了群众诉求表达、意见归集和参与监督的平台。同步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业委会和物管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完善维修基金归集、使用等细则,形成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避免“改得好、乱得快”。结合“微网实格”工作,积极培训“微网实格员”,提升小区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青羊区通过“拆墙并院”整合优化小区公共空间、小区院内绿化提质增效、增设健步绿道开敞空间等方式,美化优化小区内部环境,努力提升居民居住的生活体验。

统筹强保障

共建共治提成效

青羊区在改造工作中采取单独建立、片区联建等方式,建立院落党支部91个,分小区成立“自改委”,引领带动群众积极支持改造、主动参与改造。逐院组织“坝坝会”,逐户沟通交流,准确宣传解读政策、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确保党员积极“站出来”引导居民自愿“动起来”。

同时青羊区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老改工作,坚持设计总控,落实设计方案“三上三下”“一院一策”,从设计端保障空间上科学布局、时间上有序衔接。完善分片包干、现场办公、定期研究、全程督导等工作机制,开展“一周一提调、一月一拉练”,以点带面促进改造工作高效推进。

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专项改造在前、硬件提升在后”原则,青羊区开发了“青羊区老旧小区改造电子管理系统”(“青快改”APP),做到“一图(施工界面移交图)定底数、一表(施工进度表)定进度”,确保各类施工作业技术交底清晰、施工组织衔接有序、工程进度可视可控。

在筹措资金方面,青羊区采取“政府补贴+单位出资+居民自筹+社会捐助”模式,2022年共筹集老改资金6.93亿元,其中政府通过直接出资、发行债务、申请城市更新贷等渠道补贴6.47亿元、单位出资0.22亿元、居民自筹和社会捐助0.24亿元。

目前,青羊区2022年度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编制等工作已完成,8月份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专项改造进度过半,力争11月底冬季雾霾天气之前全面完成改造。

锦江区:

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改造出实效

锦江区始终将老旧院落改造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安全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作为推动城市核心功能更加突出、特色功能优势彰显、基本功能优质均衡的重要途径,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锦江区共有院落1189个,其中老旧院落751个。2015—2021年,全区共完成467个老旧院落改造,惠及居民5.1万余户,完成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206台。

2022年,锦江区老旧院落改造市级目标为30个,实际启动54个老旧院落改造,惠及居民14836户,计划完成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65台。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院落改造20个,占市级目标67%;电梯加装完成90台,占市级目标55%。

按照《锦江区老旧院落片区综合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锦江区2023年拟实施老旧院落改造62个,惠及居民9347户。2024年拟实施老旧院落改造68个,惠及居民6774户。

在老旧院落改造过程中,锦江区按照“以人为本、把握重点,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片区谋划、综合实施,多元参与、共建共改,治改并举、长效发展”五大原则,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评判标准,扎实推进老旧院落改造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改造出实效

“改什么”问需于民

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电话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倾听群众诉求,掌握老旧院落存在的问题,建立老旧院落改造项目库和整治清单。以安全为核心,优先解决燃气、内涝、房屋结构使用安全等隐患问题。

“怎么改”问计于民

实现“要我改”变“我要改”。按照“先自治后整治”原则,探索“党建+”老旧院落改造实施路径,采取“党建引领、基层推动、多元参与、自治共管”模式,指导院落建立以党员骨干为核心的居民自治组织,充分调动居民共建共治共管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得怎样”问效于民

实现社会治理同老旧院落改造同步推进。按照“改造一片、更新一片、治理一片”原则,将社区治理、城市运营与项目规划建设协同推进。

实施片区改造

探索改造新路径

既重“点”也重“面”、既重“院内”也重“院外”、既重“基础”也重“配套”,这是锦江区创新实施的老旧院落片区综合改造路径。

改造工作中,锦江区实施老旧院落片区综合改造模式,按照片区综合开发理念,通过“拆墙并院”等手法,将老旧院落改造纳入片区更新统筹实施,探索老旧院落改造、治理、服务一体化模式。福字街片区老旧院落整治项目通过“拆墙并院”,最大限度释放低效空间,新增公共空间建筑面积约1200余平方米,解决社区养老、适老托幼等民生问题。

锦江区还以滚动改造模式,将老旧院落改造整体包装、分期呈现。

一期以安全为核心的“硬改造”为重点,优先改造院落的雨污管网、危房、电力、疫情等11项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二期以一老一小和便民服务设施为重点,完善养老托幼、电梯加装、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

三期以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重点,完善老旧院落周边菜市场、卫生医疗、便民商业等设施。府河小区通过滚动改造方式,消除安全隐患、优化居住品质、补齐院落内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安置房小区治理机制,持续提升安置房小区治理水平。

此外,锦江区自主开发了改造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结合老旧院落住宅用房、停车场、公共用房、经营性用房等公共空间,形成公共权益者利用公共空间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活化打造了古迹酒店等案例。

锦江区还正在探索政府改安全、改基础,院落产权单位改功能、改配套的路径,建立政府、产权单位、居民合理共担的多元共建共改共享机制。工农院街2号由锦江区出资796万元实施燃气、雨污分流等安全类和房屋公共部位维修等基础类改造,产权单位出资2800万元实施建筑外立面整治等完善类和院落足球场建设等提升类改造。

实施场景营造

打造幸福新“风景”

锦江区在改造老旧院落的过程中希望打造全龄友好示范场景。实施老旧院落改造的同时,同步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充电桩加装、智慧安防、适老适幼、便民服务等建设。

东湖街道2022年老旧院落改造项目结合基础设施改造实施电梯加装、院落和街区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健全智慧安防系统。

同时锦江区还将打造社会治理示范场景,针对95个“三无院落”长期存在的“门难守”“费难收”及院落疫情防控风险高等痛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由区属国有公司为主体,对“三无院落”和老旧院落改造后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较好解决了“三无院落”疫情防控、燃气安全等“守门”“有人管”等问题,初步探索了老旧院落改造后长效保持、持续管理维护的机制。

整合资金资源

建立多元投入新机制

在改造资金上,除落实居民合理出资外,锦江区还实现了改造资金由“政府包揽”向“多元投入”的转变。

围绕老旧院落片区综合改造,锦江区统筹民政、社治、卫生、住建、公安、经信等部门在社区养老、社会治理、交通、治安、电力等方面资金投入,形成叠加效应。

在五福苑老旧院落片区综合改造中,更新、住建、经信、水务等部门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着力实施院落内危房、燃气管网安全、雨污管网等改造。住建、城管等部门及区属国有公司投入2.05亿元,实施周边危旧房屋搬迁、小游园修建、马家沟路等配套道路建设,片区空间品质和园林绿化得以提升。

此外,锦江区还将老旧院落改造纳入片区城市更新单元,统一进行包装策划,积极申请国开行等金融机构资金。福字街片区老旧院落整治项目成功申请国开行贷款3500万元。

锦江区同时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春熙路商圈、太古里周边、一环路沿线等区位优势地段,通过优化院内公共空间、活化利用院外剩余空间,吸引社会资本打造“小猪短租”等产业院落。

设立“红白榜”的方式

有力推进老旧院落改造工作

下一步,锦江区将进一步完善院落改造组织架构、职能职责、工作推进、目标考核、奖惩考评等制度,以周例会、月调度、季调研、半年拉练、定期通报、设立“红白榜”的方式,有力推进老旧院落改造工作。

按照“梳理一批、策划一批、改造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持续收集、掌握、呼应群众需求,不断优化、畅通、扩展群众意见、建议的来源渠道,编制完善《锦江区老旧院落片区综合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区级财力投入,提高改造的覆盖率和满意度。

同时以“硬改造+软改造”的思路,同步实施硬件、服务、治理效能全面提升,补齐短板,提高宜居品质,形成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善、生活更便利、社区更和谐、治理更有效的老旧院落精细化治理体系良好格局。

(本文综合自:成都日报、成都发布、神鸟知讯)

标签: #成都成金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资产政府债定融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