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提升绿色竞争力,聚力产业转型”也成为各地发展绿色经济的不二法则。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绿色金融”一词日益升温。江苏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发展举措,撬动了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使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1月16日,有关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汇聚在“政银协同 惠企助绿”的专场对接会现场,共同探讨江苏如何借绿色金融“东风”,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加快美丽江苏建设。
解决企业融资不畅难题
交通运输行业因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占比高、减排压力大,是“十四五”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江苏是水运强省、港口大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港口货物吞吐量、内河航道里程和密度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第一,港口也成为全省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临港产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苏高效统筹长江岸线资源,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成为重中之重。
2022年11月,江苏举行全省港口码头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开工仪式,并发布《江苏省港口与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全省规模以上干散货港口在年底前实现封闭式料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运输系统全覆盖。为实现这一目标,江苏各港口积极探索封闭式料仓建设创新模式。针对港口企业创新改造需求,江苏各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建设周期短等特点的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解决了融资难题,我们对打造绿色低碳港更有底气。”拿着刚与金融机构签署的授信协议书,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中华的脸色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据他介绍,作为基层港口,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为创建星级绿色港口,一方面,他们专门制定了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加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封闭式料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运输系统全覆盖建设。由于资金投入较大,他们借助“绿色金融”,通过“政银协同 惠企助绿”平台,集团旗下连云港新圩港码头有限公司获得了金融机构提供的1.67亿元的授信,之前面临的融资不通畅的难题迎刃而解。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通过绿色金融,从银行获得授信的交通运输企业还有很多。由于绿色金融的助力,江苏苏州港鑫海码头和张家港港实施了封闭式廊道流程化改造,镇江港实施了散装硫磺库棚化作业,常州录安洲码头建成长江流域首个散货堆场气膜大棚,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且易于复制推广的标杆项目。
为环保项目提供“真金白银”
在江苏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历史坐标上,2022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非同寻常的一年、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在金融财政大力支持下,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年,从煤烟污染治理,到工业、机动车、扬尘等综合防治,江苏各项措施压茬推进,各类源头治理工程行之有效,环境效益逐步释放。在华能太仓电厂,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优于超低排放限值;对全部燃煤机组进行了供热改造,实现向热电联产电厂的转型;利用闲置储灰场建设了光伏电站,利用现有厂房建设了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项目……这些举措或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或替代了燃煤小锅炉,或以清洁能源替代了化石能源,从不同维度为空气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
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处处长李军看来:“当前,绿色金融逐渐成为环保治理新工具,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介绍,2022年三季度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同时,绿色债券发行增量创新高,1-11月,全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81亿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88.5亿元,落地全国首单“蓝色+碳中和”双品种绿色债券。由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有力,截止到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项目240个,金额353.8亿元,推动减碳超400万吨。
细数近年来的绿色金融成果,江苏银行绿色金融部孙曙光介绍:“我们创新推广了‘绿色创新组合贷’‘环保贷’‘苏碳融’等特色产品,现已累计服务环保企业超5000家,为污染防治项目发放绿色贷款超3000亿元,全力保障了全省重大污染治理项目的融资需求。”南京银行副行长刘恩奇告诉记者,围绕“双碳”目标,南京银行深耕绿色金融市场,不仅创新推出“鑫减碳”产品,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排放表现挂钩,还出台了“固废贷”专项产品和“无废城市”服务方案,截至2022年末,发放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
撬动多元化“绿色发展”支点
成绩固然可喜,但江苏有着全国人口密度最高、工业企业最多、人均环境容量最小的特殊省情,环境容量“超载”的现象十分突出。在对接会现场,围绕“持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家各抒己见,但更多的人认为,改变现状,江苏还需借助绿色金融持续发力。
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陈志鹏认为,2023年江苏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融资期限、融资金额以及支持范围等,持续为生态环保项目提供低息或限期免息融资服务。此外,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与农业面源治理项目、城镇污水与工业废水,以及“无废城市”等公益性项目的支持,推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打包组合的“环基债”,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筹措难的问题,进一步放大“环保贷”“环保担”效用。同时,江苏还需要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吸纳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等,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全省生态环保治理和绿色发展。
据省财政厅副厅长师庆国介绍,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经济带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江苏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完善财政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2023年,江苏将引导撬动社会资源,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打造更加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为企业雪中送炭。同时,还将运用政府投资基金、PPP模式,推动建立政府和市场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