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市场里最大代工企业是谁?经常关注品观君的人肯定知道,当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一家化妆品代工企业是来自韩国的科丝美诗,一家2015年在中国市场赚到10.7亿元的企业。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其实中国本土就有这样一家化妆品代工企业,早在2014年的时候年营收就达到了7.4亿元,而同时期的科丝美诗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6.5亿元。难道是品观君发错第一名的奖牌了?
这家中国本土企业到底是谁?它又是靠什么做到年营收7.4亿元的呢?到底它有没有抢走科丝美诗在中国市场第一的王冠呢?它在中国能排到第几呢?
中国第一VS韩国第一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能念经,可这并不代表本土的和尚不会打坐。根据这家中国本土的化妆品代工企业的财报显示,它在2013年的营收为5.6亿元,在2014年,这家公司的年营收达到了7.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2%。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其年营收增长超过35%,通过换算得知,这家公司在2015年的年营收已经超过10亿元,与科丝美诗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不相伯仲。
而它就是中国本土第一的化妆品代工企业——诺斯贝尔。
中国的第一离韩国的第一到底有多远呢?先在中国本土市场比一比。
根据财报显示,2015年科丝美诗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10.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4%,这意味科丝美诗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了6.5亿元,同期的诺斯贝尔年营收达到7.4亿元,而在这7.4亿元中约有1.5亿来自海外市场,这意味诺斯贝尔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5.9亿元。
虽然离科丝美诗还有一小段距离,但这个成立仅10余年的代工企业,在当前的年产能没准会更胜科丝美诗一筹。
据诺斯贝尔官方资料显示,当前诺斯贝尔护肤类产品日产能已经达到了100万支,而唇膏类产品产量达到了6万支每天。换算一下的话,如果诺斯贝尔全年满负荷开工的话,其年产能已经稳稳超过了3亿支。而第二家新工厂还没有开业的科丝美诗当前在中国市场的产能也仅在3亿支左右。大家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同时,这也足以见得诺斯贝尔在传统化妆品代工的业务上不输外资企业。
然而诺斯贝尔真的就被科丝美诗盖过去了吗?
并没有!
因为诺斯贝尔的3亿支并没有包含它旗下主业务面膜的产能。
年产面膜9亿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诺斯贝尔真正的强项其实是做面膜,而且在中国市场里,诺斯贝尔做起面膜来,可以用一个“疯”字来形容。
为什么这么说?
据诺斯贝尔副总经理范展华在2015年7月的中国化妆品大会上透露,诺斯贝尔面膜的日产能已经达到了200万-250万片,如果按满负荷生产来算,诺斯贝尔面膜年产能甚至能突破9亿片,同时面膜产品占到销售额的40%到45%,也就是说诺斯贝尔光是做面膜一年也能挣2.6亿元。而这一点也在诺斯贝尔的招股书中得到了验证。
日产250万片只是一个开始。
在2015年年底诺斯贝尔引入国内首台全自动面膜生产机,操作人员从原来50人缩减至6人,同时实时检测功能让产品合格率高达99.99%,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产能提高了40%。同时,诺斯贝尔预计在三年内投入1.2亿元用于面膜及护肤品生产系统升级技术改造。这产能,恐怕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右。
光提升产品也许并不够,诺斯贝尔在技术上也是十分过硬的。2012年的时候,仅在奥地利出产的天丝膜布出现在中国市场,因其纤维柔软亲肤、透明度好、对乳液调节功能好等优势广受青睐。通过与奥地利的生产商兰精合作,当前中国市场上真正的天丝面膜产品唯一的生产商就是诺斯贝尔。
同时,诺斯贝尔已与巴斯夫、德之馨、赛比克、亚什兰等30多家全球知名原料供应商结成长期合作关系,以此保证诺原料的质量,而诺斯贝尔在产品(技术)方面拥有21项国家专利。
有质有量当然受欢迎,目前,诺斯贝尔已经和包括屈臣氏、利洁时、妮维雅、佰草集、雅芳、曼秀雷敦、韩后、东方风行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屈臣氏也是诺斯贝尔最大客户,为诺斯贝尔提供近1亿元的年销。
它家产了全国3成的湿巾
忘说了一件事儿,诺斯贝尔在官网中宣称自己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专业面膜无纺布生产线的化妆品代工企业,换句话说,诺斯贝尔的无纺布全部是有自己的来生产的,而不是从别的无纺布企业购买。
无纺布能够用在面膜里,当然也能用在别的方面,其中就包含湿巾产品,据其官方数据透露,诺斯贝尔湿巾的年产量达到了120亿片。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湿巾的产品约为411.4亿片,也就是说,全中国10片湿巾里面有3片来自诺斯贝尔。像维达这样的中国纸品龙头企业都是它的合作伙伴们。
说了这么多,品观君还有个问题,既然诺斯贝尔这么牛,为什么之前我们没有听到它有这么多料呢?
大概是因为诺斯贝尔之前没有上市吧,在今年年初,诺斯贝尔已经挂牌新三板,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面膜代工企业。
其实,当前,还有许多像诺斯贝尔这样的本土优秀的代工企业崛起,像栋方、万盈等众多代工企业不仅在业绩层面有极大突破,更在专利和技术方面找到自己的优势,甚至用自己的长处赶超了外资企业。品观君似乎在它们身上看到民族代工企业的春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