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牧野发展2023年定融计划|城投债(新乡牧野大厦项目详情)

余老师 36 0

点击标题下「望江之声」可快速关注

新乡市牧野发展2023年定融计划|城投债

编者按

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认定发布了全国首批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其中,土地资源类183个,矿产资源类57个,海洋资源类18个。

为及时总结推广示范县(市)的典型经验,加快形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社会共识和行动自觉,《中国自然资源报》将陆续刊发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实践探索之土地篇、矿产篇和海洋篇。今天推出的是土地篇。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载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后一段时期,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仍比较大,新增空间有限。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基于我国特殊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也是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全国首批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中,土地资源类有183个。这些示范县(市)在优化产业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保障发展、推动立体空间复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推动产业集聚,探索混合用地

产业园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扩大就业、收入增长吸引人口。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通过优化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鼓励、引导用地项目进入产业示范园区集聚发展,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发挥经济规模效应。

北京市石景山区以“长安金轴”为依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低效楼宇和产业园区“腾笼换鸟”。加快构建以现代金融为主导、商业服务业为支撑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按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推动“园区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聚”,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新型社区的城镇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河南新乡长垣市实施工业项目“整合入园”“退城进园”,37个布局分散、用地粗放的工业项目被引导、整合进入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由原来每亩132万元提升到364万元,规模效益快速增长。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积极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把用地数量与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土地产出强度、科技含量等因素结合起来,鼓励并优先引进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进入园区,形成集聚经济效应。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科学规划产业园区,按照集聚、连片的产业发展思路,打造市北集成电路产业园。通过集成电路项目集中布置,将原有分散的工业用地变为可集约使用的综合园区建设用地。目前,已有两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落地运营,吸引了多家上下游企业相继入驻园区,单位用地产出效益显著。

产业集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尺度和维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探索新的土地利用方式。于是,混合产业用地应时而生,既可以是土地用途的混合,也可以是建筑功能的混合,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提供了土地要素支撑。

上海市静安区积极探索土地混合利用,鼓励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业等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布置、空间设施共享,提高产业用地混合成分比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积极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2022年挂牌出让宝龙科技城片区改革试点地块。试点通过产业与商业用地混合,综合配置产业、商业、宿舍、酒店,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推动生产研发与城市生活服务协同发展,实现片区土地功能利用效益最大化。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综合考虑区位、交通、产业布局等条件,探索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商务商业”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满足多种业态的用地需求,提升土地综合效益。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积极推进产业用地标准化供应,试点混合用地改革,探索“工业+科研”“工业+商业”等不同土地用途混合供应,满足产业项目个性化用地需求。

示范县(市)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探索混合用地,为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瞄准存量盘活,“零增地”保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源禀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在节约高效的前提下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

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瞄准存量用地,通过对批而未用供地、闲置用地和低效用地进行二次开发,保障项目建设“零增地”。无论是对低效用地“腾笼换鸟”,还是对闲置用地盘活利用,都是从土地存量中寻找发展增量,为新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腾”出了发展空间。

福建泉州晋江市按照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及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安排,在冠科科技园引入知名龙头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产业,规划建设面积11.38万平方米、容积率1.61。目前,已对接50家企业,达产后预计年亩均产值500万元、亩均税收35万元。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通过淘汰或转移以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等为主要特征的低端产业,以招商引资方式置换相对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和优质企业,提高土地单位效益和企业节地水平。2021年,该县初步实现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年下降率5%以上、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年增长10%以上。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摸底调查数据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近年来共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4000余亩。该县运用平台公司开发、平台公司联合企业开发、整片征收再开发、闲置厂房租赁、企业重整盘活等方式推动闲置低效用地有序退出、高效盘活。

湖北孝感安陆市政府收回中国汽车零部件(安陆)产业基地项目873.14亩闲置土地使用权,2019年将该宗土地和相邻的批而未供土地进行宗地合并,重新规划后出让,建成了产业园。

城市如此,农村也不例外。

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各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维护,探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农文旅融合模式。

河北雄安新区雄县雄州镇黄湾村以“美丽乡村+民宿服务”为主题,将乡村闲置农宅“修旧如旧”,打造了兼具历史积淀和古典风格的民宿。同时,将长期闲置的废弃厂房改造为雄县红色文化展览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遵循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遗留闲置的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及旧屋舍等资源,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该县篁岭村整村搬迁安置后,盘活利用村里43.02亩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项目。

示范县(市)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盘活城镇和农村低效闲置土地新方法,不仅促进了土地高效利用,还有效保障了城乡发展。

立体空间开发,地上地下复合利用

立体式厂房、下沉式站场、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随着地面空间用地日趋紧张,各地积极探索立体空间的复合利用,实现对土地的多层次及多功能复合开发利用与建设。

广西桂林荔浦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立体式厂房,向集约要空间、向土地要效益,推进空间立体复合利用,破解用地供需矛盾。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以橘园洲片区为试点,开展新型产业用地集约化利用探索,创新弹性容积率机制,把工厂“竖起来”,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园区。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围绕“向空中要土地、向科技要效益”的思路,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由低层钢结构厂房向多高层框架厂房建设转变,优化楼宇结构设计,企业“上楼”生产。

“向上”延伸、“向下”拓展,上下结合统筹谋划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复合利用,深度拓展发展空间,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的一大亮点。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统一规划建设地上、地面、地下空间三维立体空间:向上延伸“借”空间,提高楼宇建筑高度,缓解新增建设用地供给压力;向下有序“拓”空间,建成地下商业空间,以及地下火车站——广深港高铁深圳福田站。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对南京大校场机场搬迁整理出的建设用地,开展地上地下一体化统筹设计,综合考虑轨道交通、地下交通设施等建设,实现近1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的复合利用。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以古典园林景观文化为载体,对张骞古城进行立体化改造升级。该县将住宅、商服和公共服务类用地沿道路南北分开布置,商业街区四周开放;将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停车库、设备用房、人防工程等均安排于地下空间。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把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明确地下空间资源发展底线,合理有序利用地下空间资源,鼓励用地单位开发建设高层住宅小区及地下停车场、车库、人防商场项目。

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节约集约用地对于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县(市)节约集约用地的有益探索及其推广应用,将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用地保障提供新思路、拓展新空间。

官方望江之声

权威传播望江好声音

| 编辑:李 滢

| 一审:吴问娜

| 二审:柯思德

新乡市牧野发展2023年定融计划|城投债(新乡牧野大厦项目详情)

| 三审:金国泉

| 来源: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主办:望江县融媒体中心

| 投稿邮箱:wjxww2020@126.com

点击更多

形象宣传片 | 旅游宣传片 | 招商宣传片

大美望江mv | 望江挑花 | 望江油菜花海

标签: #新乡市牧野发展2023年定融计划|城投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