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央企信托-96号·1年期盐城地级市的信息

余老师 96 0

1. 厚植绿色经济新优势

央企信托-96号·1年期盐城地级市

面对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双重任务,盐城市着力构建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资源开发、综合应用、创新协同四大体系,努力把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支撑盐城发展的“金山银山”。

(1)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作为江苏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盐城拥有十分丰富的“风光资源”,海 岸 线 长 582 千 米、 占 全 省61%,沿海滩涂面积 46 万公顷、占全省 70%,近海 100 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 7.6 米 / 秒,远海接近 8 米 / 秒,是全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盐城海上风电规划容量 822 万千瓦,共 35个风场,占江苏规划容量的56%,全国规划容量的 11%,成为“海上三峡”的主战场。

(2)并网规模全国第一。

盐城始终坚持高起点、系统性谋划,先后编制出台了《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图》《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引导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实现风光资源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截 至 2020 年 6 月 底, 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 866.7 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 29.6%。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291.3 万千瓦,占全国1/2、全球 1/10,是全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排头兵。

(3)发电比重全球领先。

在风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盐城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19 年盐城新能源发电量148.4 亿千瓦时,增长 18%,占全市发电量的 45.3%。2020年上半年,盐城新能源累计发电量 100.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0.2%,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 37.6%,占全市用电量的62.9%。经初步估算,盐城新能源发电量与同规模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近 700 万 吨, 减 少 CO2 排 放1 800 万吨,减少 SO2 排放 25万吨。

2. 激发绿色经济新动能

盐城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的版图中嵌入“盐城坐标”,将自身产业纳入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实施“风电与光电立体布局、开发与制造联动发展”战略,大力招引全球新能源风电光伏领域龙头领军企业,将资源优势、开发态势转化为产业竞争胜势,加快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1)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盐城按照“规划前端、产业尖端、配套高端”的目标定位,致力于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东台、大丰、阜宁、射阳、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新能源装备园区,加快构建功能互补、共生双赢、良性循环的产业空间协作体系。风电专业园区重点发展风电整机、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以及风电整机研发设计、检测试验服务,其中大丰风电产业园开票销售突破 160 亿元,大丰港海上风电产业集中区风电叶片出口量连续三年位列江苏口岸第一,已成为中国风电叶片出口三大基本港口之一。光伏专业园区重点发展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电池片及组件等,其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开票销售近 150 亿元,未来 3 年内全市将实现光伏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占全球市场 1/3。

(2)旗舰龙头加速集聚。

盐城相继引进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代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神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海工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等海工制造企业,基本覆盖产业链装备制造的主要环节,成为国内产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集聚效应佳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亚洲首 台 套 3 兆 瓦、5 兆 瓦、6 兆瓦、6.45 兆瓦风机均在盐城成功下线。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光伏龙头企业纷纷在盐城抢滩登陆,形成较为完善的光伏产业发展集群。目前,光伏硅片年产能 4.3 吉瓦,光伏电池年产能 24 吉瓦、占全球总产能 11.4%,光伏组件年产能14 吉瓦、占全球总产能 6.3%。

(3)产业链条拉长增粗。

盐城重点聚焦强链补链,全力招引风电、光伏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的苏州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8 吉瓦高效电池片、总投资15 亿元的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6吉瓦光伏组件、总投资 12 亿元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4 吉瓦叠瓦组件等一批投资超 10 亿元装备制造项目扎堆落地。其中,落户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的总投资 40 亿元正泰光伏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计划投产 3~4年内产能达到年产 5 吉瓦电池片和 5 吉瓦组件,形成年开票销售 80 亿元。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盐城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541.1 亿元,同比增长 43.8%,其中新能源装备开票销售440.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020 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累计开票销售 263.1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新能源发电企业 60家,开票销售 59.1亿元,同比增长 34%;新能源装备企业 46 家,开票销售 201.7 亿元,同比增长 21.8%。预计 2020 年底开票销售超 10 亿元企业可达 20 家,全市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 600 亿元以上。

3. 创新驱动 智联世界

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如果说新能源装备是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硬件,那么新能源创新示范则是不可或缺的软件。面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蓝海,唯有创新,才能一路领航;唯有创新,才能行稳致远。盐城紧扣能源技术革命,抢抓“新基建”风口机遇,聚焦能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给新能源接上互联网“云端”、安上智能的“大脑”,推动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服务等环节延伸,加快能源产业转型步伐,致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1)推进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

金风科技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集风电、光伏、储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技术为一体,是全省首个智能微电网项目。通过对风、光、储、输、能源智能调度、优化配置和设计,整体项目内部收益率达到较高水平,项目年发电量可达 44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自用率达95%,为园区企业平均每年节约电费 48.5 万元。

(2)打造盐城新能源总部基地。

盐城新能源总部基地位于盐城第一高楼—国贸中心,总投资约 14 亿元,总建筑面积 13 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16 米,致力招引全球新能源标杆企业总部聚首于此,汇聚规模、管理、技术、标准、人才、品牌优势,打造辐射长三角的新能源产业总部经济,助推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拓宽新版图、开辟新境界。

(3)建设“一中心两实验室”。

“一中心”: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盐城已联合东南大学、中国海装牵头申请江苏省科技研发技术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 10 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两实验室”: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我国风电行业唯一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风科技整机实验中心 —16 兆瓦六自由度实验台,是集仿真、机械、电机、电气、环境、并网为一体的机电传动综合实验平台,实验研究能力跻身世界一流。

(4)推进“产政学研”融合。

建立盐城工学院新能源学院,与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合作,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研究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继续教育人才与师资的全方位培养,主要开展新能源发电及装备产品技术和海上风电安装、运输与运维技术研究。学院 2020 年 6 月通过省教育厅评审审定,被纳入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序列,是全省唯一以新能源产业为建设方向入选的学院。

4. 共享绿色经济新机遇

当前,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盐城新能源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大背景下,开展新能源产业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2020 年,面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盐城风电光伏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逆势增长,显示出勃勃生机和硬核实力。

(1)开放带来进步,合作带来共赢。

面 对 新 形 势、 新 要 求,“十四五”期间,盐城将立足新的时代坐标,挖掘新资源、建设新项目、突破新技术、打造新生态,全力培育一批百亿企业、招引一批百亿项目、建设一批百亿园区,力争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新能源创新示范基地,努力建设国际绿色能源之城。

关于央企信托-96号·1年期盐城地级市的信息

(2)挖掘新资源,开发走向“深蓝”。

“十四五”期间,盐城将立足近海、拓展深远海,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向深远海迈进,坚持系统化规划,推动海上风电集中连片开发,致力打造领海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领海外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全国海上风电开发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3)建设新项目,链条延伸拓展。

紧扣齿轮箱、控制系统、海底电缆等风电缺链环节,逆变器、BIPV、集成系统等光伏缺链环节,招引龙头企业总部、主要生产基地及技术研发中心入驻,构建起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把“盐城新能源制造”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特色地标产业。

(4)突破新技术,动能加速转换。

积极抢抓新基建利好政策,加快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制氢、绿色储能、综合绿色能源岛、海洋牧场、智能微电网、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集中送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智慧能源大数据平台等十大示范引领工程,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

关于央企信托-96号·1年期盐城地级市的信息

(5)打造新生态,配套升级完善。

重点打造“1224”工程,即:① 建成“一条通道”。推动沿海二通道工程射阳、丰海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沿海 220 千伏网架工程建设,确保 2021 年,年底建成运行。②打造“两港基地”。推动射阳港高标准打造风电大件专用码头,覆盖全市、辐射全省、关联全国、聚焦全球,全力建设海上风电集成基地;大丰港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集团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全力建设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基地。③搭建“两大平台”。定期举办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搭建国际化、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盛会。依托长三角新能源专委会平台,推动长三角城市新能源产业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④建设“四大中心”。联合央企、国企、知名民企以及高校院所,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安装运维中心。

标签: #央企信托-96号·1年期盐城地级市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