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全面小康的关键词
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
关注和聚焦的热点话题
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基础和关键区域,如何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余国东提出,加大三峡库区生态补偿。
深入调研,聚焦三峡库区生态补偿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余国东对三峡库区的山山水水有着难以释怀的情结,他深知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的重要性。在他眼里,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不仅是“乡愁”,更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得知自己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余国东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深入库区开展调研。他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加大三峡库区的生态补偿力度上。
余国东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而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重庆市特别是三峡库区有关区县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付出了艰苦努力和巨大代价,亟待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带着自己的调研成果
余国东满怀期待地到北京参会
为何要加大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力度?
谈及加大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力度的必要性,余国东条理清晰地阐述着理由。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是长江经济带中典型的经济低谷区,贫困区县集中连片。
“农业生产在库区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三峡工程开工建设时,三峡库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35%:26%,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自然经济比例大、商品转化率低。”余国东说。
余国东
移民搬迁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虽有所提升,但层次仍然较低,对库区自身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依赖过大,深加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实现自我循环增长。
此外,建国40多年来三峡工程建设长期论证一直议而不决,为减少淹没损失,国家严控库区自筹资金项目投资,基本未进行大型项目投资,库区产业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水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国家加快中西部对外开放步伐、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而三峡库区政府专注“百万大移民”,企业忙于“关停并破”,错失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余国东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和重庆市对三峡库区执行了差异化的发展和环保政策,由于严格的产业和环境准入政策,库区不能靠自身原始积累或牺牲环境成本获得初步发展基础,低污染、高产出的产业又向周边大城市集聚,“马太效应”明显。
2017年,三峡库区8个库区重点移民区县66%的财政支出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态势还在进一步加剧。
呼吁加大三峡库区生态补偿
余国东呼吁
▼
加大对重庆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力度
并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重庆市涉及限制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
16个区县分批纳入支付范围
“同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将重庆纳入2018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指导支持重庆与邻近省份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力度。”余国东言之切切。
来源 | 重庆政协报(李祥)
编辑 | 重庆环保
标签: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债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