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信托-23号城投标债(大业信托电话)

余老师 45 0

万达遭股债双杀,复兴医药“闪崩”,原因何在?“诡异事件”过后,市场如何演变?

大业信托-23号城投标债

详细解读,点击下面音频收听本期《易说》节目。

  万达电影昨天在市场盘中主演了一部“惊悚片”,复兴医药当天成了“惊悚片”的二号主角。不少投资者都在感叹,这又是一次A股盘面上的“诡异事件”。

  

有多诡异?

先来回顾一下剧情。

  首

  先是万达集团多只债券价格突然跳水。开盘的时候,万达电影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架不住万达系债券的接连下跌,抛售情绪开始传导到了股市上,10点30分达到了一个剧情小高潮。空头占据了整个“荧幕”,大资金开始持续抛售万达电影。万达电影在上午收盘前已近跌停,并在中午宣告临时停牌。

  “诡异事件”并没有因为万达电影的停牌结束。二号主角在午后开演。

  复星旗下的A股和H股,在当天下午14点后突然上演了“闪崩”。以A股为例,短短十二分钟的“闪崩”,复星医药的跌幅从2%,扩大到了8.5%。要不是盘中屡有超级买盘对抗,复星医药的收盘跌幅,可能会比万达电影更惨。最终,市场整体的抛售情绪还是占了上风,复星医药的A股以8.02%的巨大跌幅收盘。

  被盘面惊呆的投资者当然要搞清楚事情的起因。原来是因为有媒体报道,银监会此前要求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的多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接着,“多家大银行纷纷清仓万达债券”为代表的各类传言在22日上午广泛流传。有媒体在调查后报道,银监会提出的要求是在6月8日前反馈排查结果,而万达、复星却在14天后才发生“闪崩”。从时间差来看,这次“闪崩”的发生更多是缘于谣言的“误伤”。

  排查,并不代表企业就一定有问题。为了澄清事实,万达集团在股票收盘后再度声明,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日常运营一切正常,万达电影也将于6月23日复牌;复星集团晚间公告称,经公司自查核实,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影响本公司股票价格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像这样的市场“诡异事件”,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其逻辑也很明确,在近段时间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监管措施存有恐惧心理,虽然像万达与复兴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其业务本身基础牢固,但是如果涉及非商业原因导致银根收紧被抽贷,对于公司的经营来说,会加大压力。按这个逻辑来理解,再到A股上找到相关的标的,对应利空因素,出现抛售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

  观察数据可以发现,不仅是散户投资者在当天产生恐惧心理,而不少机构投资者也在害怕。交易所龙虎榜显示,22日有多家机构大举抛售万达电影。对于下一步的价格走向,各路机构观点也不统一。分析起来,基金经理抛售暴跌的股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金持有个股仓位较重,可能引发净值过度下调,必须强制减仓避险;二是如果基金经理判断某些个股成为“问题”公司的可能很大,为了避免各种"麻烦",也可能会提前减仓、清仓。

大业信托-23号城投标债(大业信托电话)

  其实这样一次“诡异事件”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教材”了。因为传言而出现闪崩,充分的体现了股市上的羊群行为,也就是从众行为,因为投资者在信息不充分、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常常会依赖媒体、其他投资资深人士或机构的判断,最后会改变自己的决策而与大众保持一致,投资行为受到了其他投资者的影响。

  而市场又有这样的规律,就是当市场处于牛市时,人们情绪高涨,表现出对股票上涨的强烈的自信,忽视市场公开信息,一味地依赖个人的判断能力;当市场处于熊市时,人们情绪低迷,表现出对市场的信心不足,股票下跌容易造成投资者的心理恐慌。

  从目前的情况看,万达电影和复星医药这次诡异崩盘事件,很大程度上市投资者在对市场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出现了“认知偏差”。如果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没有问题,等市场把信息消化,恢复冷静后,这种造成恐慌的“认知偏差”会慢慢得到纠正。

  更多推荐

  点击公众号中“问股”,资深投资顾问为您提供个股分析。

标签: #大业信托-23号城投标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